第二章 匈奴大夏国(第3/6页)
大家七嘴八舌,争议不休。拓跋焘居高临下审视着大臣们,他们心中的恐惧无外乎害怕那座高大的坚城。自己呢?真有把握打下世界最坚固的城堡?廷议不了了之。
上天总喜欢挑逗犹豫不决的人。好消息到:赫连勃勃死了。拓跋焘异常振奋,伐夏军事行动又一次摆上桌面,平城宫廷再次鼎沸。
长孙嵩等人一听,皇帝不采纳己方意见,又要出击夏国,一起反对:“匈奴人有统万城,城高墙坚,敌军如果固守城池,以逸待劳,我们怎么办?统万城久攻不下,柔然人乘虚而入,太危险了!”言外之意,去打匈奴,我塞北牧场的牛羊咋办?还是先收拾柔然吧,最差也能弄点皮毛货什么的。
长孙嵩是代国元老,少年得志,十四岁统领部落,老代王什翼犍时的臣下。历经拓跋珪、拓跋嗣两代,如今封爵北平王,已是四朝元老,说话非常有分量。长孙嵩曾极力怂恿拓跋嗣立拓跋焘为太子,有拥立大功,鲜卑贵族唯其马首是瞻。长孙翰是北魏开国大将长孙肥的儿子,同样是个王爷。奚斤资历也不差,登国年间与长孙肥一道统领禁军,跟随拓跋珪平定中原,辅政八臣之一,魏国的宜城王。
北魏孝文汉化之前,最高的荣誉为王,皇族、功臣大多封王。三王反对伐夏,鲜卑贵族们齐声附和。
崔浩急了,不行,不拿出点真本事唬不住这帮人,便把占星术倒腾出来:“往年以来,火星两次紧傍羽林星和钩己星运转,意味着什么呢?那是上天告诉我们秦国一定灭亡。怎么样,亡了吧!今年,金、木、水、火、土五星同时出现在东方,显示西征一定胜利,夏国必亡。上天的旨意和凡世的人心互相呼应,良机不可失去。”
崔浩的占星术厉害,想当年,从天上失星预测到姚兴之死,从星变中指出刘裕篡位,曾经震惊魏国。
巫术,又是巫术。在长孙嵩他们看来,崔浩像个异国巫师,可惜缺件黑衣。
“崔浩,要不要给你准备一面铜鼓?”
嘲弄过后,鲜卑贵族们哈哈大笑。崔浩也笑了,他知道有一个人要生气了。这个人一旦生气,后果很严重。
拓跋焘暴跳如雷,第一次让满朝文武领略到这位青年皇帝狂暴无常的性格。拓跋焘就像宽阔无际的大海,风平浪静中突然掀起滔天巨浪。他发起火来,强悍凶狠,如同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会将许多人淹死在里面,包括无数鲜卑贵族、汉人豪强以及他自己和他的太子。
那具有穿透力的目光,恶狠狠地扎进人们的心窝,似乎可以洞察每个人内心的秘密。
“长孙嵩老了,你们呢?一门心思捞皮货、抢牛羊、抓奴隶,费那么大劲打下城池来,是皇帝的,与你们无干,不肯卖力气。”
拓跋焘的脑子飞速旋转,年轻人控制不住火气,何况他的性子是那样暴烈,吼叫声震得宫廷梁柱嗡嗡作响:“上天指引我们去惩罚匈奴人,让他们给我们做奴隶,你们竟敢违背上天的意志,难道不怕灵魂受到惩罚。你,长孙嵩!收取了多少牛羊,家中藏了多少布匹,比那天上的星星还要多。武士在哪里?给我打!给我打!以神灵的名义!”
拓跋焘声色俱厉,不好拿西征说事,斥责长孙嵩做官贪赃枉法。殿内武士粗暴地摁倒长孙嵩,掐住脖子,将头猛烈向地上撞击,殴打侮辱,把个白发苍苍的前朝旧臣、四朝元老一通暴打,吓得一殿的官员大气不敢出。
贪污腐败是历朝官员们的通病,常在河边走,不小心就要湿鞋,不加强法律威慑、增加自身修养,想避免腐败难于上青天。贪腐会引起最高统治者、长官、同事和普通老百姓的忌恨,不得人心,是宦海人生一颗随时有可能引爆的地雷。官职愈高,危险愈大。东晋的诸葛长民、北魏的崔浩、后世的和珅,莫不如此。
长孙嵩面对指责,无言以对,老迈年高、德高望重受此屈辱,只能打碎牙和血吞,总不能哭天抹泪地大叫:“好些人比我贪得多!世上有不贪的官员吗!凭什么拿我开刀啊!”
也许,换一个领导人会有另外一种解决方式,效果要好得多。但拓跋焘就是拓跋焘,不会委婉,也不必委婉,他是上天派来的征服者。
大殿里仍旧响着拓跋焘洪亮的声音:“按照上天的旨意办事,不需要仁慈,让我们的战马踏上统万的城头,镌刻拓跋鲜卑人的光荣。”
群臣默然无声,谁也不敢再提什么反对意见。大家都在想,我们靠什么爬到统万城头,靠马?靠嘴皮子?
年轻的皇帝暴怒之后马上恢复了大海般宁静。对待战争,拓跋焘思路清晰明了。统万城高大坚固,绝非不善于攻坚作战的鲜卑骑兵可以很快占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