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虚幻的口供记录”与细菌炸弹(第5/12页)
三、日军细菌战研究开发的动机
在审讯中,石井说,日军任何旨在开始和实施细菌战用研究开发计划的正式指令,都是不存在的。石井断言,日军对细菌战表示关注的责任,全在他本人,主要是在他的影响下,为了对敌方细菌战攻击进行适当的防卫准备,才进行了攻击方面的调查研究。他解释说,防疫给水部的任务是预防和抑制传染病以及供应纯正的好水,所以开发针对细菌战攻击的防御手段,是他的部队逻辑上的任务。
据石井说,导致日军对细菌战能力进行调查研究有如下事件:在中日冲突中发生过许多水井投毒、污染(饮水)事件,苏军在细菌战领域内活动的传闻,满洲警察有关逮捕携带瓶装斑疹伤寒菌、霍乱菌和炭疽菌的苏联间谍的报告,在修建北安至黑河铁路时,2000头马因患炭疽病而死亡(这是针对日本陆军牵引马匹运输的谋略性破坏),以及在外国文献中出现的关于细菌战的论文等等。
石井相信,中国战区内水井污染是在苏联影响下的中国游击队的犯罪。在上海战区,由于发生霍乱病使6000名日本士兵死亡以后,他的部队人员对1000多眼水井进行了检查,发现其中三眼水井受到霍乱菌的严重污染。调查是由有经验的细菌学学者进行的,实际上,在现场还回收了细菌容器。因此,石井相信,这是人为的,并非是自然排入水井而造成的污染。
日本占领南京地区后,发现水井被霍乱菌污染事件。发现用中文写着”好水“的水井受到了污染,而写着”坏水“的水井却能饮用。
关于细菌战的外国文献,石井列举出了德国的论文和美国陆军里昂·A·福克斯少校写的有关”细菌战“的论文。石井认为,这些论文充满幻想,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关于对苏联在细菌战领域的活动和意图产生的不安,石井说,针对这种威胁以及共产主义者在中国满洲作战区开展的许多细菌战破坏活动,有必要开发防御手段。这是日本认真对待细菌战活动的主要理由。他反复强调把细菌武器作为攻击性的武器来开发,并非日本的目的,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这种战争方法。
关于研究细菌战的动机,石井反复强调其动机在于针对苏联细菌战的防御。其意图是石井表明一贯反苏的姿态,来改善盟军总司令部对他的印象。为了防御而开发兵器的这种借口,巳是陈词滥调。任何国家的军队都是为保卫祖国而创设,在维护和平的名义下而养兵,旨在自卫的军备转而进行侵略的事例,在历史上是不胜枚举的。
如果为了防御而研制武器的话,那么,可以不在侵略地区,而只在日本国内进行就可以了。
目前超级大国之间进行的增强核军备的竞赛,也是打着维护”各自世界“的和平旗号。石井四郎的抵赖与通过核军备均衡以维持和平的想法,虽经历了30多年,但仍是那一套的翻版。
四、谈到”防疫给水部的机构与配置“石井说,日本陆军最早的防疫机构,是在日俄战争结束后设立的野战防疫部。日中战争爆发后,其担负的范围,从苏满边境扩大到海南岛。当时日本陆军没有统一的净水给水方式,因此,把”预防来自给水系统的疾病“作为主要目的,编成了防疫给水部。
防疫给水部由海外作战战区和日本本土的非机动部队和机动部队组成。到1938年7月为止,在海外作战战区建立了5个非机动防疫给水部设施,其分布情况如下:
a.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哈尔滨)
b.华北防疫给水部(北京)
c.华中防疫给水部(南京)
d.华南防疫给水部(广东)
e.南方军防疫给水部(新加坡)
这些非机动防疫给水部设施,分别配属给各方面军司令,置于关东军总司令的直接指挥之下。
机动防疫部,由海外战区的野战防疫给水部、师属防疫给水部以及日本本土师属防疫给水部和军管区防疫给水部组成。和防疫给水部的固定设施一样,机动部队也分别配属给各部队组织,置于该部队长的直接指挥之下。到1938年7月为止,编成18个师属防疫给水部,
分别在各师辖区内活动。随着日军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增设了机动部队。防疫给水部的部队从军医部分离出来,是独立的部队。军医部仅仅是分别对军司令就医疗问题发挥咨询作用。
关于上述各项中的c,由于南方派遣军是1941年11月6日才建立的,因此,令人觉得石井的记忆有错误。e项所列机构是后来建立的。
五、防疫给水部的任务
防疫给水部各部队,被赋予下述任务和责任:
a.非机动防疫给水部——预防传染病和研究给水;生产与供应细菌制品;生产、修理与供应防疫给水器材及设备;实施与指导防疫给水措施;开展防疫给水教育;进行物理、化学考试;负责安排传染病患者的入院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