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信任的委任(第6/6页)
忽必烈和塔察儿要走的路线都将非常艰难,与之相对,蒙哥率领的主力却选择了一条相对容易的路线——从六盘山出发,攻击蜀地。这条路忽必烈已经多次走过。
在到达鄂州或荆山之前,左右两翼定会粮草不足,将士很可能饿死。
“这与让我们自杀无异啊。”忽必烈道。
“我们只得服从命令。刚才殿下说的话很对,但是战争是活的,打仗的时候一定能够找到活路。”姚枢说道。
与其失去权力蛰居家中,不如带大军作战,说不定会有转机。忽必烈听了姚枢的话,再次出兵。
南宋的北方边境设置了京湖制置司、两淮制置司和四川制置司三大军团负责边境防卫。按照蒙哥的作战计划,塔察儿进攻两淮,忽必烈进攻京湖,蒙哥进攻四川。
蒙哥将最难攻克的两淮和京湖交给了塔察儿和忽必烈,而自己却选择了最为易攻的四川。这让忽必烈和塔察儿的部下非常不满。
“可汗是想把我们当成攻打南宋的人肉盾牌吧。”忽必烈手下的将士纷纷说。
忽必烈听了,却笑着责备他们道:“我们只是抽到了一支不吉之签而已,但是,只要我们想办法,就有希望。”
蒙哥命阿里不哥留守哈剌和林,任命阿兰答儿为副将,于一二五七年十月从哈剌和林出发了。
一二五八年三月,蒙哥主力渡过了结冰的黃河,进入陕西,在六盘山设营。当年成吉思汗逝世在附近的清水县。
在六盘山,蒙哥接见了旭烈兀在西征途中派来的使者。据使者说,旭烈兀攻破了回教什叶派的一支——有着一百六十多年历史的中东最强的宗教集团亦思马因派的军事要塞。亦思马因派是蒙古西征途中最难对付的敌人,蒙哥听了非常高兴。当场将阿姆河以西的被征服地封给了旭烈兀。
夏天的三个月在六盘山休养兵马之后,蒙哥在八月对四川发起了进攻。由于忽必烈和塔察儿已经攻打过四川,所以这次蒙哥的进攻并未遭遇太多的抵抗。
此时,忽必烈和塔察儿还在备战,也就是说,现在只有蒙哥的主力在打仗。
忽必烈的军队出发时,已经到了一二五八年的十二月末,塔察儿的军队更晚,是在第二年。
缓慢行军的忽必烈在一二五九年夏天到达了山东的中心城市东平,并在曹濮间稍事修整,进而和当地的当权者——控制着东平五十四城的严忠济会谈,并得到了他的全面协助。
这对忽必烈来说是一次非常危险的赌博。山东原本就有众多反抗蒙古的势力,如果和严忠济话不投机,兵力上处于劣势的忽必烈的军队很可能被消灭。
“我不信任蒙古,但是信任忽必烈殿下。”严忠济说道。
看来,忽必烈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的安抚工作发挥了作用。
在严忠济的帮助下,蒙古军的军粮得到了充足的补给,忽必烈于是决定横穿前面三百公里的荒芜之地。
其间,蒙哥的主力在四川陷入了苦战。他的遭遇证明忽必烈的做法是正确的——南宋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征服,必须有长远的怍战计划,逐渐形成包围圈,然后慢慢地勒紧,钳制对方,最后才能将其消灭,
但是,如果现在改用忽必烈的方法,蒙哥则会觉得很失面子,身为可汗的他也会遭到置疑。现在的蒙哥,明知自己有错,也必须将这个错误的作战计划进行下去了。
六月,蒙哥攻打合州城。这是一个难以攻克的要塞,蒙哥率军发起了多次进攻,但都被击退了。
这个要塞利用了四川特有的复杂地势,各城堡以山梁或坑道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防卫网。
人生地不熟而且习惯了草原作战的蒙古军一旦踏进这个网,就会被隔断,被追到山谷或者悬崖上,逐个消灭。
蒙古军不知道哪一个是主城,击破了一座堡垒之后,往往发现其背后还有更坚固的堡垒。而且,四川的酷暑也扰乱了蒙古军心。
其间,蒙古军中发生了瘟疫。大多数将士都患病,兵力几乎损失了一半。蒙哥不得不对合州城围而不攻,然后率队向重庆进发。
一二五九年九月二十六日,一个使者来到了已经到达淮河北岸的忽必烈面前。这个使者是忽必烈的兄弟木哥派来的。
当年唆鲁和帖尼生下忽必烈,便将他交给了刚刚生下木哥的拖雷侧室,由她给忽必烈喂奶。因此,忽必烈和木哥是吃同一个母亲的奶长大的兄弟。在蒙古,这种关系有时甚至比同胞兄弟还要亲。
使者向忽必烈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蒙哥可汗在钓鱼山附近患病,不幸驾崩,遗骸将在皇子的护送下运回哈剌和林。”
忽必烈惊讶得半天没有说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