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信任的委任(第3/6页)
蒙哥对撒里下达了“永远向前”的命令,表明他在这件事上的豁达。
“离开蒙古之后,怎么做都是我说了算。我要慢慢地去寻找天涯海角。”旭烈兀得意地说道。
最终,旭烈兀在波斯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旭烈兀王国(伊利汗国),成为汗国的第一代可汗。
忽必烈看到兀良哈台赴任,非常高兴,将军权交给他,自己依然回到金莲川,悠然自得。另外,他命汉人谋士刘秉忠主持,在金莲川一角筑了一座大城堡。忽必烈的一举一动都被报告给了蒙哥。蒙哥对忽必烈的疑心越来越重。
“忽必烈这个家伙,莫非是想以金莲川为根据地,从蒙古帝国独立出去?”
这时忽必烈以城堡为中心,建了一座汉式的城池,并取名开平府。他的这种做法越发让蒙哥怀疑。
而更让蒙哥感到不安的是忽必烈阵营中的那些人才。在中原战场上,忽必烈所率领的军队由札剌亦儿氏出身的木华黎麾下的札剌亦儿人、成告思汗正妻的娘家弘吉剌部、成吉思汗之妹妹和女儿的婆家亦乞列思、建国以来的同盟兀鲁兀和忙忽惕等部族构成,这是蒙古最为精锐的部队。除了这几个部族的一些著名将领之外,还有以汉人姚枢为中心的谋士团,包括畏兀儿人廉希宪,女真人赵炳、赵良弼、粘合南合和汉人刘秉忠等,除此之外,他还得到了牙老瓦赤的支持。忽必烈将军务交给五部将领,政务则交给姚枢和刘秉忠等汉官。
在忽必烈麾下,除了带兵打仗的武将之外,还有众多学士。包括精通蒙古语、汉语、西域各国语言,通晓佛典和其他各种东西方文献的安藏,中原学界泰斗王鹗,王磐,刘秉忠的老师高僧海云等,他们在忽必烈府中负责宗敎、教育和宣传等各方面事务。
另外,帖木格的嫡孙塔察儿和忽必烈的关系也非常亲密。
在金莲川西邻,有以凉州平原为基建立的阔端家。阔端是窝阔台与脱列哥那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因为脱列哥那偏爱贵由,曾有传闻说阔端被其母诅咒。因此,在贵由死后,阔端、哈剌察儿和合失几兄弟都与贵由断绝了关系,支持拖雷家的蒙哥继承汗位。
忽必烈的动向最让阔端家担心。阔端家现在的当家人听说忽必烈在金莲川附近建开平府之后,立即派出使者问候。在得知忽必烈无意侵犯自家的领地之后,他们决定全力支持忽必烈。
就这样,忽必烈依凭金莲川建立的开平府,成为一支独立力量,并逐渐显现出威胁宗家的势头。
“忽必烈这家伙,在金莲川建开平府,且一直按兵不动,莫非是想养兵蓄锐,觊觎汗位?”蒙哥的疑心越来越重。
而末弟阿里不哥更是火上浇油。阿里不哥虽然也是忽必烈的同胞兄弟,但是他与忽必烈和旭烈兀的关系一直都不好,唯独和蒙哥较好。
“先帝驾崩之后,忽必烈哥哥便有继承汗位的野心。忽必烈哥哥在开平开府建城,已经暴露了他的野心。他在开平府按兵不动,笼络当地的汉人,与南宋联手,并得到塔察儿和阔端家的帮助,准备对可汗您倒戈相向呢。”阿里不哥这样道。
拔都建立的钦察汗国,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实力的王国。但是,这个王国位于遥远的西方,对蒙古本国并不构成威胁。然而,忽必烈所据的金莲川一带,却位于与中原邻接的地方,占据蒙古东南一隅,是攻打大国南宋的重要据点。也就是说,在这里可以掐住南宋的咽喉,因此忽必烈才盘踞在此。
蒙哥越发感到不安,于是对哈剌和林代官阿兰答儿下令道;“京兆之地委与忽必烈,如今情况不明朗。你去陕西一带,彻查收支情况。”
阿兰答儿是蒙哥的心腹,对忽必烈一直抱有反感。如果忽必烈的权威越来越高,有朝一日当上可汗,第一个遭殃的便是他。
阿兰答儿领命之后,非常高兴,立即在鞏昌府设置了一个叫做钩考局的检查机构。所谓“钩考局”,正如其字面意思,就是像用钩子将箱子里每一个角落的东西钩出来一样,调查事实真相的机构。
阿兰答儿的检查非常严格。以京兆为中心的陕西一带,原本是为攻打南宋而赐给忽必烈的。既如此,忽必烈从此处所得就不必一一向朝廷汇报。这时,蒙哥却突然派出阿兰答儿彻查,理所当然会出现账务问题。
阿兰答儿以奉可汗之命为名,将除了史天泽和刘黑马之外的所有当地代官都处以死刑,罪名是渎职。但是,谁都知道,这一带的收入已经作为军费用到了对宋作战中,在处罚忽必烈的代官之前,首先应该追究忽必烈的责任。继续追究下去,将陕西赐给忽必烈的蒙哥才应该负最终的责任。
但是,权力这个东西,经常是万能的,当权者可以把黑说成白,指鹿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