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下乱了 六、项氏叔侄起江东(第2/2页)

项羽跟随项梁来到江东的时候,大概已经成年。他身高八尺有余(大约在一米八五到一米九左右),力能扛鼎,天生一副武将的体魄,才气勇武,超越常人,接触过他的人,没有不生畏惧之心的。项梁呵护项羽长大,让他读书写字,引导他走文法官吏的道路,但他学不进去。于是又让他去学剑术,引导他走武吏出仕的方向,他又是中途而废。项梁怒其不成材,项羽自有辩解,他说:“学习认字写字,不过可以书写名字而已;学习武艺剑术,不过一对一对打而已。要学,就要学习与万人对敌的本事。”于是项梁教授项羽兵法,项羽大喜,学了个大概,又无意深入下去。

始皇帝第五次巡游天下,进入会稽郡经过吴县,项梁与项羽一起前去观瞻。万人空巷的盛大行列中,项羽遥遥远望始皇帝的车马行列,冷冷说道:“此人可以取而代之。”项梁大惊,一把掩住项羽的嘴告诫说:“不要妄言瞎说,有灭族之祸!”不过,从此以后,项梁对项羽另眼相看。凭他的阅历眼光,他觉察出项羽非同寻常。此时的项羽,年纪在二十三岁,正当江东起兵的前一年。

二世元年七月,陈胜起兵,关东大乱,会稽郡也受波及而政局不稳。观望到了九月份,会稽郡代理太守殷通感到秦朝大势已去,天下政局的重新组合已经势不可免。殷通是秦政府直接任命的地方大员,不是当地人,他素来看重项梁的家世能力,以为要在本郡起兵必须藉助项梁的威望。他请项梁来郡府商议大事,说:“整个江西地区,已经纷纷反叛,大概是到了天意灭秦的时候了。有话说先发制人,后发则制于人,我决意举郡起兵,想以项公和桓楚为部将,共同成就大业。”

项梁是有用心有准备的人,陈胜起兵以来,他密切关注局势,暗地里筹划行动。他所等待的,只是一举而起的时机。听了殷通的话,项梁心中暗喜,计上心来。桓楚是当地名族,在吴县地区声望极高,当时逃亡在山泽之中。项梁应道:“桓楚逃亡在外,没有人知道他的所在。侄儿项籍与桓楚有交往,知道他的踪迹。要找到桓楚,只有请项籍来打听。”殷通同意了。

项梁得到殷通的许可出得府来,见着项羽做了吩咐,命令项羽带剑在门外等候召见。项梁再次进府入堂,入坐后对殷通说:“项籍已经在门外听候,请府君召见,然后命令他去找回桓楚。”殷通传令宣项羽进来。项羽进到堂上,询问回答之间,项梁使眼色一声令下,项羽迅速拔剑刺杀殷通,斩下头来,交由项梁一手提持,又将殷通佩带的郡守印绶取下,由项梁挂在身上,以此号令府中。事出突然,郡府官吏警卫群龙失首,一时大乱,项羽当即斩杀了不听命者数十人。一府当中,人人恐惧慑服,纷纷俯身愿意听从项梁。

项梁夺取会稽郡府以后,马上召见会稽郡与吴县的官吏和地方豪杰,晓以之所以杀郡守、起兵反秦复楚的大义。得到他们的支持后,项梁被推任为会稽郡太守,全面负责郡政,项羽出任郡都尉,协助项梁统领军队。在项梁的主持下,会稽郡各县动员征兵,经过挑选,得到精兵八千人。这支八千人的军队,成为后来的项氏楚军和楚国政权的核心力量。因为其成员,都是会稽郡属下各县的江东子弟,史书上称之为江东子弟兵。

项梁和项羽在吴县发动江东起兵,得到秦王朝吴县县令郑昌的有力支持。郑昌后来成为楚军的重要将领,被项羽封为韩王,主持韩国军政,抗拒刘邦的东进,也是一位不可忽视的历史人物。此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