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的梦魇(第3/3页)

因为他料定,敌人的援军马上就要到了。

果然,燕军退去不久,常山北面的一个村民就火急火燎地赶来报信,说饶阳方向来了一支燕军步兵,人数大约五千人,已经进抵九门县(今河北藁城市西北)南面,正在一个叫逢壁的地方休息,转眼就会与史思明的骑兵会合。

李光弼闻报,当即决定赶在燕军会合之前,对停留在逢壁的这支敌军发动突袭。随后,李光弼派出步、骑兵各两千人,不带军旗战鼓,沿着滹沱河隐蔽前进,悄悄摸到了逢壁。此时,这支一昼夜赶了一百七十里路的燕军早已人困马乏、饥渴难耐,有的正倒头呼呼大睡,有的正忙着生火做饭。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一支唐军特遣队已经悄悄摸到他们身边,并且把屠刀架到了他们脖子上……

这一天中午,在逢壁歇脚的这五千名燕军官兵,根本来不及反应,就全部被唐军砍下了脑袋。

五千余人,没有一个幸免。

听到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时,史思明半天也没有回过神来。

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碰上了一个可怕的对手。

只是史思明并没有料到,从这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的终点,这个对手将与他死死地纠缠在一起,让他一次次品尝挫折的滋味,一次次咀嚼失败的苦果,并且深深感受什么叫做刻骨铭心的耻辱……

李光弼,似乎生来就是史思明的天敌,也是他的梦魇。

五千援兵全军覆没之后,史思明再也不敢恋战,慌忙率领部撤至九门县。

此次战役,李光弼不仅一举克复常山,而且迫使燕军解除了饶阳之围。当时,常山下辖九个县,经此一役,有七个县回到了唐军手中,燕军所控制的,仅剩下九门、藁城两县。

李光弼一到河北就打了这么一场漂亮仗,这无论是对于一度消沉的河北抵抗力量,还是对于一夕数惊、神经早已高度紧张的玄宗朝廷,都无异于一针令人振奋的强心剂。

接下来的日子,随着河北战局的逆转,以及各地唐军的英勇反击,整个战争的形势变得对李唐朝廷越来越有利。与此同时,一度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安禄山,忽然发现自己的情况越来越不妙了。

无论在东、南、西、北哪个方向上,胜利的消息都越来越少,而进攻受阻或遭遇失败的战报则一封接一封地递进他在洛阳的皇宫。

安禄山感到了恐惧。

他不由自主地感到了一阵莫名的恐惧——这刚刚披上身的黄袍,究竟还能穿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