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河北的抵抗(第2/3页)
然而,颜真卿的异动并没有瞒过安禄山的眼睛,马上就有耳目一五一十向他作了奏报。可在安禄山看来,颜真卿只是不懂军事的一介书生,就算他早有防备,也绝对翻不了什么大浪,所以安禄山并没有放在心上。
安禄山起兵后,第一时间向颜真卿发出了一道公函,命他率平原、博平(今山东聊城市)两郡士兵七千人,即刻进驻黄河渡口,为南下的叛军打前锋。
安禄山这一招实在是损。如果颜真卿按兵不动,那就等于不打自招,承认自己和安禄山不是一条心;如果他服从命令,那也等于是当了安禄山的炮灰。总之,不管颜真卿作何反应,其结果都很被动。
不过,颜真卿是不会被安禄山牵着鼻子走的。既然安禄山都敢于和朝廷反目成仇,他颜真卿又何惜与安禄山撕破脸面?
所以,在接到安禄山牒文的那一刻,颜真卿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派遣部将李平抄小道飞驰入京,向玄宗禀报河北的战况,同时表明自己誓死捍卫家园的决心。
李平到达长安时,河北郡县几乎已经全部投降了安禄山,玄宗每天接到的,都是令他极度失望和痛心的消息。这位心力交瘁的老皇帝曾经面对满朝文武发出哀叹:“二十四郡,曾无一人义士邪?!”(《资治通鉴》卷二一七)直到李平入朝,玄宗才像在茫茫黑夜里看见了一丝光明,又惊又喜地对大臣们说:“朕连颜真卿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没想到他竟能做出如此义举!”
在与朝廷取得联系后,颜真卿公然揭起了反抗安禄山的大旗。由于备战充分,旬日之间,颜真卿就招募了一万多名勇士。随后,他又派人至常山,与堂兄颜杲卿相约共举义兵,以掎角之势遥相呼应,“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旧唐书·颜杲卿传》)
安禄山万万没想到,正当他在前方高歌猛进、一路势如破竹的同时,颜氏兄弟已经在他后院燃起了一把熊熊烈火……
东京陷落后,以河南尹达奚珣为首的大部分官吏都投降了安禄山,唯独东京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奕(开元宰相卢怀慎之子)、采访判官蒋清等少数几人宁死不屈,同日被安禄山诛杀。
为了炫耀武功并杀一儆百,安禄山命部下段子光带上李憕等三人的首级,到河北各郡作巡回展览。十二月十七日,段子光得意洋洋地来到平原郡,可迎接他的并不是畏惧的眼神和谄媚的笑脸,而是颜真卿义愤填膺的一声怒喝:“来呀,把这家伙给我拿下!”
段子光还没回过神来,就被五花大绑推了出去,并一刀砍成了两段。颜真卿随即厚葬了李憕等三人,并召集全体将士祭奠凭吊。
颜真卿在平原郡的首倡义举很快得到了周边各郡的响应。随后,景城(今河北沧州市东南)、饶阳(今河北深州市)、河间(今河北河间市)、济南(今山东济南市)等地的唐朝官吏纷纷诛杀安禄山任命的官员,然后各自拉起队伍,少则数千人,多则上万人,共同推举颜真卿为盟主,一致反抗安禄山。
随后,玄宗又下诏擢升颜真卿为户部侍郎,仍兼平原太守。
昔日不被安禄山放在眼里的一介书生,此刻已然成为河北抵抗运动的领导人。
与此同时,颜杲卿在常山也迅速展开了行动。
他的首要目标是拔掉安禄山安插在他身边的那颗钉子——李钦凑。
颜杲卿假造了一份安禄山的军令,命李钦凑率部来常山接受犒赏。十二月二十二日傍晚,李钦凑兴冲冲地赶到常山,颜杲卿让袁履谦等人准备了丰盛的酒宴,席间还有歌伎舞女作陪助兴。李钦凑和他的部下立刻开怀畅饮,很快就酩酊大醉,横七竖八地躺倒在宴会厅上。
袁履谦朝手下使了个眼色,还在梦乡中的李钦凑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掉了脑袋,而他的一帮亲信也全都被俘。次日,颜杲卿将这些俘虏全部斩首,然后命人驱散了仍然驻留在井陉的小部分叛军,控制了井陉口。
数日后,安禄山派部将高邈、何千年回幽州征兵,二人经过常山时,颜杲卿又派人用相同手法把他们双双擒获。当时,叛军将领张献诚(张守珪之子)正奉安禄山之命围攻饶阳。何千年为了保命,就向颜杲卿献计说:“在下有一计,既能确保常山不失,又能立解饶阳之围。”他的计策是:派人四处散布消息,声称李光弼已率领一万精锐自河东出井陉口,准备先解饶阳之围,再北上直捣范阳,听到这个消息,不仅南下的叛军会军心动摇,张献诚也必然会解围而遁。
颜杲卿大喜,当即依计而行,张献诚果然连夜遁逃。颜杲卿随即派人进入饶阳慰劳将士,同时命人分赴周边各郡,说:“朝廷大军已自井陉口东进,随时会到,届时必将扫平河北诸郡的叛乱。在此之前,若主动回归朝廷的,必定重重有赏;倘若执迷不悟,顽抗到底,必定会被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