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精彩地活下去(第13/13页)

这一笔账一直留到了后来冈村担任“中国派遣军”司令官。横山勇被调职当然是意料之中的事,那些紧跟横山勇、拒不服从冈村命令的人也一个个倒了血霉,第3、第13师团的师团长、参谋长无一幸免,全被调职,几乎是来了个大换血,其他师团虽然也有调动的例子,但没有一个做得如此彻底。

以日军占领独山为标志,之后中方开始加大反击力度。

利用前线抵抗所争取到的时间,从桂柳会战开始就着手组织的抗击兵团逐步成形,蒋介石将各大战区可以利用的精兵几乎全部投入到了贵州。

孙元良军只是第一个,接下来的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完整兵团,计有8个军20个师,其中还包括美械部队,而日军自占领桂柳以后,兵力分散,已难以像会战开始时那样集结重量级部队。

自1944年12月3日起,日军发现对手很多并非第四战区的败退部队,而是增援来的精锐,其武器装备及作战能力均属甲级水准。

让他们更为惊讶的是,其中有些部队的士兵已手持冲锋枪那样的自动火器,原来的木柄手榴弹换成了瞬发信管的美制手榴弹,战斗动作上也表现得非常机智敏捷。日军由此判断,这是一些经过严格训练的美械军。

这些变化很快就从战场效果上反映出来,第3师团一名大佐联队长差一点被炸死,甩在他身边的就是一颗美制迫击炮弹。

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狂妄自大的横山勇也知道得赶紧撤了,因此12月3日当天就向进入贵州境内的第3、第13师团下达了“反转令”。

据说当时有一些不晓事的军官,还给师团送上申请,说是如果后方供养断绝,他们可自行解决,反正一定要学习军司令官和师团长“独断”的英勇行为,不惜代价往前挺进,至少占个贵阳,扬扬威风再说。

师团长们啼笑皆非,赶紧派参谋去给这些“特二军官”做说服工作,好歹劝服才罢。

抗击兵团在兵团司令汤恩伯的指挥下,乘势发起反攻。

要么死,要么精彩地活下去,趁此机会,杨森也重整残部,一同请缨。

这次随杨森出战的是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和重庆警卫军。重庆警卫军系刚刚成立,别看帽子很大,实际从未在一线打过仗。军长到了前线就尿裤子,哭着对杨森说:“我不是不肯上去打,就怕一打部队会四散溃逃,反而影响大家的士气。”

杨森从来见不得在战场上哭鼻子的怂人,于是就把警卫军调离前线,命第二十军和第二十六军协同作战。

在反击中,杨森连下三个防区,全部交到汤恩伯手中,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军队从未被打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