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谁主沉浮(第7/23页)

在刘文辉看来,刘湘已经“负”了他,当然更不用客气了。

所有保证都不再算数。

刘湘在重庆结束阅兵典礼,坐小汽车返回公馆,路上围观人群密密麻麻。说时迟,那时快,突然从路边飞来一梭子弹,正打在刘湘乘坐的第一辆汽车上,刘湘应声而倒。

行人四散奔逃,一边逃一边大呼:“不得了,刘军长遭人暗算了。”

刺客被当场抓住,一共五个,并被绳捆索绑地带进了刘湘的军部,一抬头,愣住了。

刘湘端坐上方,连一根毛都没伤着!

军师刘神仙坐在刘湘旁边,盛气凌人地来了一句:“你们觉得怪吧?我们军长是天上星宿下凡,岂是你们几个能伤得了的。”

刺客们正惊疑不定之际,从侧门走出一名军官,相貌与刘湘酷似。原来当天打中的不过是刘湘的“替身”,而且也只是手上挂彩了。

经过审讯,这批刺客又是刘文彩所派,但毫无疑问刘文辉就是幕后指使者。

一个行刺不成,就组团行刺,说是下三滥的事情不做,一旦做出来,还上了规模和档次。面对刘文辉这个“真小人”,刘湘也再次拿出了“伪君子”的范儿,不但不杀刺客,还每人奉送一百大洋,将他们送了回去。

当然也不是纯粹白送,多少得干点活。刺客们负责给刘文辉带来了一封信,此信为刘湘所写,刘湘在信中说:“感谢你千里万里派人来指教我、提醒我,让我知道还有一个你这样的长辈在天天惦记着我。看到我对来人照顾得好吧,放心,如果你再派人来,我一定还会像今天这样盛情款待。”

刘湘把从刺客们身上收缴到的枪,作为是刘文辉给他的“赠品”,在表示“感谢”之余,还不忘告诉对方:“战场相见之时,再当面谢过。”

刘文辉读信之后气到脸无血色,既然行刺不成,只好用看家本事了。

刘文辉要祭他最心仪的绝招了,也是最遭对手非议和怨毒的一招:挖墙脚。

要说刘湘其实也是挖墙脚界的行家里手,王缵绪就是他从杨森那里挖来的角,但刘湘因为一直戴着“仁厚”的面具,就没人记得这些,反倒使刘文辉成为这一新兴行业内公认的专家。

擅长挖墙脚的人,都得出手大方才行,在这方面,刘文辉向来是一掷千金,他把已被刘湘收为部将的范绍增作为挖角重点,支票一掏就是三十万元。

不过这次刘文辉的绝招失灵了,范哈儿颇讲江湖义气,不肯为了这点钱就背叛自己的老大,他假装允诺,收下钱后就向刘湘报告,并将支票“上缴组织”。

刘湘对范绍增大加称赞,当即把支票又全部奖励给他,据说范绍增就用这笔钱给自己买了新房。

另外一名收到刘文辉贿赂的将领就没这么好运了,知情不报啊,刘湘将其撤职扣留,此君直到刘湘死后才得以释放。

俗话说得好,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问题是狼未打着,孩子也没了,刘文辉又不敢声张,只得自认晦气。

叔侄二人整天斗得跟乌眼鸡似的,但作为富有经验的比赛选手,在对方未出现明显破绽之前,擂台之上,他们谁都不会率先出拳。

刘文辉的保定系联盟始终让刘湘十分忌惮,你想,“四强”里面占了三席,刘文辉自己已经实力强劲,再三对一,真打起来又有多少胜算呢。

刘湘的一个师长献计,认为必须先从内部分化保定系,与邓锡侯、田颂尧结成联盟,这样才能击败刘文辉。

其实刘湘也早有此意,过去对付杨森他不就经常上演类似好戏么。可是刘湘和杨森毕竟同出于速成,部下也以速成同学为主,刘湘凭借自己在速成系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要做局的话相对容易,而邓、田及其部属却尽为保定系,情况就要复杂多了。

因此,刘湘一开始对部下的这一计策明显信心不足,他说:“保定同学在川已成政治上的一种力量,彼此之间虽有矛盾,然而不难言归于好,怎能与我们联合?”

尽管如此,他仍答应众人,“试图为之”,可以姑且试试看。

正在这个时候,田颂尧突然派人造访,让刘湘喜出望外。

保定系看似巩固,实际不然,刘文辉在未走向鼎盛期时,对邓锡侯、田颂尧还多有谦让。之后则以保定系的唯一首领自居,明显变得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他一面联合邓、田来对抗刘湘,一面又时时挟制邓、田,迫使二人寸步不离左右,完全把对方当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小弟使唤。

邓、田再怎么着,也算是“四雄”成员,免不了暗地里要牢骚满腹。当时因刘文辉派头大、气势足,川军背后也都称其为“幺爸”,邓、田见面都一个劲抱怨“刘幺爸的气焰太大了,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