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第5/21页)

“今日打听得朝廷给斡离不的复书又由王云赍去,除同意派皇九弟康王前去虏营讲和外,”丁特起索性把话讲完了,“又备述以上九人的生死情况,见在何处,务要把他们的家属拘拿到案,听金人发落。只是说到子充时,也道不知所往。子充的踪迹真个叫人悬念不止了。”

“金人如此寻根究底地追索子充及其家属的行踪,必有所为。”邢倞带着老年人的深谋远虑替亸娘担起心来,“子充一家都在保州,目前保州存亡不明,只是边城孤悬,终难久守。俺只怕这一家子难免都要遭到金人毒手。”他说着,不禁从丹田里滚出几声沉重的叹息,然后加上一句:“如果真是如此,天道宁复可问?”

“邢太医还提什么‘天道’,如有天道,杀人略地的金寇怎能猖披至此?”吴革先反驳这个所谓“天道”的过时理论,“俺此番道出河阳,来到京师。听当地人说,金人渡河之役,我军有十二万人守河。金将娄室说‘宋人虽多,不足畏也’,尽取军中战鼓,痛击达旦,十多万大军在此一夜间都被战鼓声吓跑了。何老爹刚才说的李固,也是被鼓声吓跑的。官兵逃走,老百姓逃祸不遑,辗转陷死于泥沙中的何啻千万。过了两天,斡离不的大军也自魏县的李固渡渡过大河。不意黄河天险,两路会兵不费一矢之力,两天内先后渡过,坐使京师危急,人民遭殃。此乃人事之不臧,何关乎天道?”

对吴革的这番激动人心的发言,各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何老爹也不禁叹息道:“河东、河北,朝内、朝外,都有这等脓包的将兵,窝囊的官员。有官如此,中国焉得不亡?俺怕这番东京城难保了。”

“自有生来多涕泪,独无人处恸江山!”丁特起吟了这句诗以后,独自跑进邢倞的里间,呜呜幽幽地哭起来。这时大家都有几分酒意,举座为之惨然。

吴革与丁特起十分熟悉,他跑进里间把丁特起拖出来,叫道:“特起,恸哭江山并非见不得人的事,你要哭就大声哭,到大庭广众之间来哭,躲在里间幽幽地哭,还算什么大丈夫、太学生?”然后他又面对大家说:“众位休被他哭得肠断肝裂,意气颓丧,且听俺吴某说一段话。上月间粘罕率军过隆德府,在城下大言:‘我今提兵问罪赵皇去,尔等但将犒军酒肉送来,我明日即去,不攻你城。’知府张有极与属官父老共议。通判李谔主张给粘罕烧烧香,叩两个响头,送些酒食去就可免祸。父老们听了大怒,说道:‘若如此,乃拜降也!如通判要与他酒食即与,男女等却愿守城!’次日粘罕来索酒食,父老们喧骂这里无犒设物给他。李谔尚待呶辩,一个军官上前大呼:‘通判莫待反耶?’一刀掷去,斫中他的面颊,父老们即刻集合了数千人,凭城与金军大战两日,只杀得红尘滚滚,日月无光,惨烈异常。”

这个故事说得生气勃勃,大家的情绪果然振奋起来。何老爹先就干了一杯,喝彩道:“隆德府的老百姓如此英雄,这才不辱没我们的祖宗,即使战败了被杀,虽死犹荣。”

“何老爹说得恁地气壮,咱汉人就是要做好汉子。”吴革顿时飞起一杯,与他对饮了,又针对他刚才的一句话,说道,“有民如此,中国定不灭亡!即如你何老爹在年初围城时,怒斥王时雍,不让狐群狗党抄毁师师之家。陈少阳伏阙上书,你往来保卫,又率众殴击奸党,当时何等意气!难道今日豪气已尽,眼睁睁地就让金贼占我京师,覆我大宋社稷不成?”

一句话把何老爹激得跳起三丈高,他大叫道:“俺何宏虽是个粗人,却也略识大义,这一腔子的热血,早已卖给国家。只是腔子上少了这个。”他用手指一指头脑说:“种宣抚、李枢使既被废斥,少阳又到南边去了,俺忽忽如有所失,不知道听哪位说话跟哪位走路好?如今你吴统制忠义为国,还肯结交到咱市井细人,俺不听你话还有谁的话可听?俺如今就跟定你了。吴统制你如有驱策,何宏俺一定执鞭相随,万死不辞!”

“俺吴革何人,敢来驱策老爹?”吴革谦逊道,“凭你老爹在东京城里的声望,只要登高一呼,一二十万人怕不都跟着你走?大家一条心用于抗虏之事,战士在城上击贼,老百姓从旁缉奸安民,修城筑道,搬运矢石,传令传食,有多少事情可做。事有巨细,功则相同,这就是老百姓的救国之道了。还有你邢太医,刚直不阿,交友遍及京中,其中岂无忠义绝伦之士?如与他们广通声气,必能收得集思广益之效。邢太医、雷太学、丁二哥,你们且屈指数数在今东京城里,还有哪些忠义之士,可与言救国之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