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反抗(第2/7页)
作为政变策划者,8月18日晚,克格勃局长克留奇科夫也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接下来的一天忙碌而令人激动。凌晨5点刚过,他就命令把拘捕反对派领导人的文件下发给军队指挥官。总理巴甫洛夫要求拘捕上千名激进分子,然而,克留奇科夫不似他这般冷酷。在他的名单上只有70人,其中包括戈尔巴乔夫的前助手——信奉自由主义的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和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还有一个18人短名单,包括“谢尔德组织”的激进分子,这是由前军官组成、被政变策划者视为最有可能发动群众抗议活动的组织。这份“短名单”上没有叶利钦的名字。
俄罗斯的总统绝不会是戈尔巴乔夫的朋友,政变者希望把他争取过来。克留奇科夫派遣克格勃阿尔法小组的行动队前往叶利钦所住的阿尔汉格尔别墅,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为叶利钦和苏联领导人的谈判创造条件。简而言之,就是逮捕他。可是,克留奇科夫很快改变了主意,取消了阿尔汉格尔的行动计划。因为克留奇科夫希望苏联议会能为政变提供合法的借口,所以他小心翼翼,没有采取鲁莽的行动。要是没有正当的理由就逮捕像叶利钦这么高调的政治人物,无疑会引来议会的质问。因此,他们决定等待,视情况而定:如果叶利钦愿意合作,就给他自由,如果拒不合作,只要他表明反对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就以违反刚宣布的法律为由逮捕他。他们希望这样一来,叶利钦将受到公众质疑。政变者相信大多数人已经厌倦了戈尔巴乔夫统治下的政治混乱,会选择和他们站在一起。因此,8月19日早晨叶利钦被允许前往莫斯科:阿尔法小组组员接到命令,不要阻止叶利钦。[2]
上午10点,当政变发动者聚集在代理总统亚纳耶夫的办公室,召开紧急委员会第一次例行会议时,克留奇科夫对他的同事说,他已经与叶利钦取得了联系。结果却让人灰心:“叶利钦拒不合作,我在电话里和他通了话,试图让他明白合作的理由。但是,这些都无济于事。”这虽然是一次显而易见的挫败,但并不是最令人担心的事。政变还是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着。
清晨6点整,塔曼近卫师的坦克已将奥斯坦金诺电视中心和电视塔团团包围;一小时以后,塔曼近卫师和坎捷米尔近卫装甲师的剩余部队也开始进入莫斯科市,他们参加一年一度的红场阅兵活动,所以莫斯科市民对他们很熟悉。总计约有4000名军人、350多辆坦克、300辆左右的装甲运兵车和420辆卡车驶进莫斯科。他们在首都集合,就像莫斯科市民在郊外的房子里度完周末,然后返城一样。部队封锁了城市要道,路面交通一片混乱。叶利钦的轿车成功地在军车挡住街道、致使车辆无法通行之前,抵达了市中心。
莫斯科市民咒骂交通拥堵,痛斥军队,但是,他们对单个士兵一般都很友好。他们和新兵聊天,新兵的平均年龄只有19岁。市民还给他们送来了食物、糖果,然后连珠炮似的没完没了地问官兵:你们为什么到这儿来?你们会开枪吗?士兵们也不知道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但是他们明白自己是不会向平民开枪的。正如政变者看到的那样,事情朝着他们期望的方向发展。莫斯科市内没有示威活动,企业运行如常,叶利钦号召的大罢工也无人响应。他站在坦克上的讲话让人印象颇深,可是站在白宫外聆听他演讲的人寥寥无几。莫斯科之外的局势似乎也是风平浪静。克留奇科夫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定期情况汇报。他后来回忆:“到处都很平静。各方的第一反应使我们有了希望,甚至让人陶醉其中。”[3]
军队在莫斯科平安无事,局面皆处于掌控之中,政变策划者认为是面对公众,向苏联人民和国际社会表明立场的时候了。许多外国记者和经筛选过的苏联记者被邀请参加晚上6点在外交部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几周前,就在这里,布什和戈尔巴乔夫在签订《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之后也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在政变前一天尚对此事一无所知的亚纳耶夫,重压之下尽显疲态,他无法想象自己是此次事件的领导者,并被委以重任,向公众宣布此事。克留奇科夫、亚佐夫和总理巴甫洛夫拒绝面对公众——他们将在幕后策划政变,但是包括内务部长普戈在内的其他策划者都和亚纳耶夫一起坐在长桌之后,面对数以百计的国内外记者。[4]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志们,”亚纳耶夫说出了新闻发布会的开篇词,“就像你们从媒体报告中得知的情况一样,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因为健康状况的原因,无法履行苏联总统的职责,副总统已经临时接管并且行使了总统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