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10/11页)
说到这里,徐铁英转望向梁经纶身边的那几个学生:“想知道梁经纶教授背后那个更大的人物是谁吗?”
两个真正的共产党学生怔在那里,另外两个中正学社的共产党学生也怔在那里。
谢木兰却是脸色白了,挽着梁经纶的那只手也僵了,突然觉得耳鸣起来。
徐铁英接下来的声音于是嗡嗡轰鸣:“就是你们刚才在我们国民党党证上看到的梁经纶的入党介绍人,现任国防部预备干部局蒋经国局长……”
满西山都是徐铁英的声音在回荡。
所有的目光都在梁经纶一个人身上。
梁经纶一直挺立着,不看任何人,又好像没有听到任何声音。突然,他的一只手臂奋力一挽——谢木兰身子软了,正在往下滑去。
梁经纶那只手如此有力,一把挽住了谢木兰!
西山监狱密室里,啪地一下,王蒲忱打开了桌上的台灯,操起了二号专线的话筒:“王秘书吗,我是王蒲忱,无论建丰同志在哪里,请务必将电话转过去,我有紧急情况报告。”
这几句话是一口气说完的,接着便是等王秘书回话,对方依然沉默,似是在等王蒲忱接着把话说完。
王蒲忱:“我已经说完。王秘书,请回话。”
“我就是。”
——熟悉的奉化口音,建丰同志!
王蒲忱一惊,立刻站直了,竭力调整自己激动的情绪。
“唉。”沉默的间隙,话筒那边传来一声极轻的叹息。
王蒲忱听来,却像风送涛声。
接下来建丰同志的声音再平静,王蒲忱都已经听到暗潮汹涌了:“蒲忱同志,我刚开会回来,大致情况已经知道了,你把你那边现在的情况说一下吧。”
“是。”王蒲忱也尽力平静地回答,“徐铁英扣了几个共产党青年学生,已经当着他们暴露了梁经纶同志铁血救国会的身份。接下来的情况是除了两个我们中正学社的人,另外几个都不能释放了。最不能理解的是他们把谢木兰也卷进来了,明知道她不是共产党,是方家的人,才十九岁……”
“为什么不阻止,不报告?!”电话那边突然传来建丰同志从来没有的震怒!
王蒲忱选择了沉默几秒钟,他必须沉默几秒钟,不是那种思索托词的沉默,而是停留这片刻的时间以表示自己下面的话很难说清楚:“是,建丰同志。孙朝忠同志及时将情况传递给了我,我找到了徐铁英,他说是中央党部的决定,并说总裁和陈部长还有你知道情况,正在党部开会商量。我给毛局长打电话,电话出了故障……”
王蒲忱停住了,电话那边也沉默了。
这种沉默可不能持续,王蒲忱主动轻声地叫道:“建丰同志……”
“说你想好的意见吧。”电话那边这么冷的声调也是原来没有听到过的。
“是。”王蒲忱必须坦陈自己“想好的意见”了,“我个人的看法是,谢木兰知道了梁经纶同志的真实身份,就算愿意接受也不能释放。她的情绪,她的状态,无论如何也瞒不过方家那些人,更瞒不过共产党北平城工部。最难的是不放她也不能关她,方步亭、方孟敖、方孟韦还有何其沧,哪一个人出面,我们都必须释放。既成事实,谢木兰活着,梁经纶同志就必须离开北平,‘孔雀东南飞’方案就只能放弃,币制改革计划也必然要推迟……”
“分析完了没有。”电话那边这一次是带着厌恶了,“说你的意见!”
“是……”王蒲忱必须给意见了,“建丰同志,谢木兰和那几个共产党必须处决,关键是做好善后。既不能让方家怀疑,也不能让共产党抓住把柄。”
又是沉默,但王蒲忱已经感觉到自己的态度过关了。
“执行吧。”
电话明显在那边挂了,王蒲忱还将话筒放在耳边。
呆呆地望着台灯照着的二号专线电话,他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又掏出了两盒烟,摞在桌上。
平时多少计划,多少难题,只要抽烟都能解决。可今天这个善后计划还能靠烟熏出来吗?王蒲忱放下了话筒,望着那三盒烟出神,第一次连烟也不想抽了。
西山监狱后院的墙边,严春明那幅油画里又多了几个人,两个真正的共产党青年学生,两个中正学社的假共产党学生。
梁经纶自然还在草亭内,与平时不同,他靠着草亭的柱子,坐在地上,抱着谢木兰,旁若无人。
谢木兰眼睛仍然睁着,只是没有了神采,脸也白得像纸。
徐铁英显然已经在旁边站了好一阵子了,问道:“要不要叫狱医?”
梁经纶的眼神里根本就没有这个人。
徐铁英目光转向了领着宪兵面对西墙的孙秘书:“孙秘书!”
孙秘书转过了身,没有过来,只望着徐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