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2/11页)

王副官望向曾可达。

曾可达:“去吧。”

“是。”王副官接过车钥匙,向王蒲忱的车走去。

王蒲忱:“可达同志,上车说吧。”

曾可达惊疑地直望向王蒲忱的眼,王蒲忱微微一笑,目光望向自己的脚。

曾可达这才发现,王蒲忱今天穿的是一双黑色布鞋,如此眼熟!

——南京国防部,预备干部局,扑面闪过!

——门厅换衣处,扑面而来!

——曾可达看见了那两排整齐的衣架,看见了上面挂着一件件没有军衔的便服,看见了衣架下整齐摆放着的一双双黑色布鞋!

黑色布鞋动了,南京国防部预备干部局不见了,眼前是西直门外的路面。

曾可达倏地抬起头,王蒲忱已经走到车边,拉开了车门。

曾可达大步走向副驾驶座那边,也开了车门。

二人同时上车。

王蒲忱先鸣了一声喇叭,前面王副官的车开动了。

王蒲忱推上挡,悠悠地跟了上去。

曾可达今天突然感到身边这个王蒲忱有如此之高,高到自己不想看他,便望向车外的后视镜,看着跟来的中吉普,等他先说话。

“南京黄埔路励志中学成立大会我在北平,没有参加。”王蒲忱眼望前方,“我的书面誓词在建丰同志那里,‘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事业,永远忠于校长,矢志不渝’。”念完这几句誓词,他将右手伸了过来。

曾可达望向伸在面前又细又长的手指,不知为何总觉得不自在,也只能伸手握住,说道:“忠于校长,矢志不渝。”

王蒲忱很自觉地先松开了,换这只手掌着方向盘,接着说道:“今天的行动关系到即将推行的币制改革,也关系到全国戡乱救国的大局。坚决反腐,还要坚决反共。建丰同志给你们调查组的指示是稳定北平的民心,给我的指示是抓捕北平的共党。可共产党现在已经不再鼓动学潮,也不发动工运,全都隐蔽了起来。建丰同志分析,他们这是在等待,前方决战时一定会有大动作。因此我们不能再等待,务必撕开口子,先抓到一个重要人物。这个人负责中共北平城工部的武装,真名叫刘初五,外号五爷。你那里昨晚也应该接到了情报,共产党学委那个严春明不听他们上级的安排,突然返回了燕大,这很可能打乱共党的部署。为了控制局面,那个刘初五今天很可能会出现。建丰同志指示,可达同志负责稳住方大队长将粮食发下去,尽量不要引起学潮。我负责找到这个刘初五,立刻逮捕。”

鱼龙混杂的车队从稽查大队军营驶向燕大清华。

方孟敖的小吉普一马当先。

青年航空服务队的中吉普紧跟在后面。

马汉山旧部那三辆十轮大卡车则是五花八门的人员。

方孟敖的小吉普上只坐着两个人,方孟敖依旧自己开车,马汉山紧坐身旁。

方孟敖:“你刚才鬼鬼祟祟给了一个人一把枪,好像还给了一张支票。那个人是谁,你想干什么?”

马汉山竟不答话。

方孟敖猛踩了一下刹车,马汉山刚往前栽,方孟敖紧接着踩向油门,马汉山又往后一倒。

方孟敖在等他回话。

马汉山先是笑了一下,接着叹道:“方大队长不要问了。你可是答应过我的,我那个儿子还要你照看。”

方孟敖:“什么意思?”

马汉山:“你是上过军事法庭的人,接下来该轮到我了。你知道的越少越好。”

方孟敖向他望去:“曾督察当着我面答应你的,好好配合,不会让你上军事法庭。”

马汉山:“我想叫你一声老弟,行不行?”

方孟敖沉默了片刻:“叫几声都行。”

马汉山:“老弟,听老哥一句话,信谁的话,也千万不要信国民党的话。老哥在国民党混了几十年,能活到今天,就是从来没有把他们的话当过真。”

方孟敖:“你是不是国民党?”

马汉山:“所以,我说的话你也别当真。我要告诉你,我给那个人一把枪是叫他去崩了徐铁英,你相信吗?”

方孟敖想了想,笑了:“相信。”

马汉山跟着笑了:“今天是个好日子,我马汉山说的话也有人相信了。”

方孟敖收了笑容:“不要乱来,好好配合,我会保你。”

马汉山又没有回话。

方孟敖侧眼望去,但见马汉山靠在椅背上,闭着眼:“不说了,让我打个盹儿。”

方孟敖再瞟望时,马汉山像真的睡着了,脸上一片平静。

方孟敖心里突然五味杂陈,轻轻放慢了车速,车子这时像个摇篮。

后面的车都跟着减了速。

最后一辆十轮大卡车上。

显然有命令,五十个人都拥挤着蹲着,车速一慢,有些人便站了起来,向前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