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审判日众生相(第5/8页)
比如立一个傀儡。
这个傀儡必须是汉人,不然不懂经营;必须得听话,不然总会有麻烦。人选……选谁当呢?这样重大的事件,怎么样也是诞生一个皇朝,出现一个皇帝,得精中选精、慎之又慎才成吧?
不成。
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就算再万能,再功高盖世,他们认识的宋朝人有限,如果真的全国撒网、挨个遴选的话,得选到什么时候啊。对此,完颜宗翰一点都不犯难,有能耐就想办法,没办法就要学会拍脑袋。他真的拍了,一个办法跳了出来。
完颜宗翰集合宋朝大臣,让他们自己选一个出来。金营内的宋朝大臣们互相看着,眼神里露出久违了的凶残——谁敢选我?
谁被选中,都会成为宋朝的叛贼,必将十恶不赦、遗臭万年,这种事哪怕是死都难推开。于是,冷场了,完颜宗翰也不急,在这儿选不出来吗?那好,你们都回开封城去。我不管你们选谁,如果选不出来的话,屠城!
很多人都被这两个字吓呆了,有一个人却忽然笑了笑,竟然是这样……妙,真是妙极了。这人是尚书员外郎宋齐愈,他随着人流回到开封城里。当百官齐聚,选这个傀儡时,他在自己的手心写了三个字,然后悄悄展开给别人看。
这三个字就像灵丹妙药一样,看到的人立即两眼放光、神清气爽。麻烦、纠结、危险都不见了,问题解决了,新皇帝的人选有了。
张邦昌。全体通过!
这时,谁还顾得上谁,只要罪名落不到自己的头上,就祖宗有德、家门万幸了。至于可怜的张邦昌,谁让他在某年某月的某件事上得罪了宋齐愈呢?
隆重介绍一下张邦昌。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今河北东光县大龙湾)人。进士出身,外放当过知州,进京做过中书侍郎。这样的身世可以说有点显赫,但是在文人聚集的宋朝官场里,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官员而已。
要命的是,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前夕,他浮起来了,当上了钦宗朝的少宰。这个地位让他没法不和国事搅在一起,他曾经和赵构一起出使金营,还当过河北路的割地使。
无妄之灾突然砸下来,落在他的头顶上,他彻底吓呆了。他只是个躲在时代里的人,时代和平时随波逐流享福,危险时跟着人数最多的那群人喊“割地投降”,从来也没想过当出头鸟啊!
他哭、他闹、他拒绝,无论如何他也不想被命运毫无征兆地强奸。但是,全体宋朝官员都不理他,这帮曾经的同事一致同意,只要不死,就随他去。城外的完颜宗翰托人带来两句话,把他逼上了绝路。
“张,如果你不同意当皇帝,屠城;如果你寻死,死掉了,屠城。”
有这么欺负人的吗?张邦昌欲哭无泪,他是个自私的人不假,可眼睁睁地看着全城的人因为他而人头落地,这种事他真的做不出来。
他真的没胆量做这种大事!
三月初一,金兵簇拥着张邦昌进入内城,他以实际行动表明,他……从了。他从了,按说是皆大欢喜,宋朝的官员们应该鼓掌唱歌,表示欢迎才对,却不料人群更加激愤了,张邦昌,你这个狗贼,竟然通敌卖国!
悲摧的张邦昌啊,赵佶、赵桓都没他冤。
激愤的人群分成两派,一明一暗。以威力破坏性对比,应该先说暗的。禁军的统制官吴革是位纯粹的抗战派,他在太子事件时就曾经跟孙傅说过,要集结军队保护太子,杀出城去。可惜兵力太少,孙傅不想冒险。这时,张邦昌要篡位了,他热血沸腾,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干掉这个国贼。
他联络了五十多个军官一起动手,并事先亲手杀尽家中老小,以示必死决心。可是……他为什么要相信范琼呢?这条狗在这些日子里都做了什么,难道他没有看见?
他竟然把范琼拉进了组织里。
范琼率兵杀了他们所有人。
明的一方堂堂正正,范琼等人想插手,一来没胆量,二来没理由,从骨子里就想躲得远远的,因为他们是大宋言官。
一百七十余年里挥斥方遒,只认道理不认人,连皇帝、皇后都要监督管理的一群人。
这群人联名写了一封致金国信,里边回顾了赵宋一百七十余年间对内有多么仁善,虽然武力不足,但深得民心。有这种基础,哪怕失国,也会重新建立王朝。另一方面,详细分析了张邦昌,让女真人明白,就算要立一个皇帝,也不能是这个人。
寡廉鲜耻,不足以闻!
历史记住了这群人,他们是一片黑暗中倏忽闪过的一缕火焰,哪怕微弱,也尽力闪烁。宋朝人眼前突然一亮,记住了这封信的内容以及写这封信的人。
这群人的首领被金军抓走了,他叫秦桧,时任御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