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唐宋元的草包将军(第3/4页)

南宋灭亡后,元朝对这位灭宋的“功臣”礼遇有加,加上范大将军确实属于会来事的主,于是没多少年就混到了尚书右丞的岗位上。要是日子就这么过下去,范文虎估计也能在史书上留下个“元朝名臣”的美名,可惜好景不长,天下一统的忽必烈又惦记上东边岛国日本了,而此时元朝的两位水战名将史天泽与张弘范已相继去世,于是同样水战将领出身的范大将军只好赶鸭子上架了。按说当时的日本实力真不强,不能和中原政权相比,忽必烈也给了范文虎足够的信任以及10万水军,共计3500百多艘战船,浩浩荡荡直向东洋杀去。可事实证明,草包终究是草包。范文虎的大军到了日本没多久,偏赶上了台风。虽说天灾不可避免,范大将军对台风的应对措施实在愚钝至极,眼睁睁看着几千艘战船在海上被风暴狂虐。不过元军虽然损失巨大,但实力尚存,并非到了不能打的地步,元朝军将们更是士气高涨,纷纷请战,表示要背水一搏,和敌人决一死战,范大将军很高兴地表扬了战士们的奋勇精神,一转眼便跳上一艘战船跑回了国,把数万元军扔在了日本岛上。结果,群龙无首的元军很快在日军的反击下崩溃,上万元军成了日本人的俘虏。这个意外的胜利让日本人欣喜若狂,他们纷纷把胜因归结到“神风”上,不过说实话,就算是没有台风,面对这样的长腿将军,日本人想败都难。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战败的范文虎竟然在蒙古权臣的庇护上隐瞒了失利的真相,直到一年后才被追查,一度遭到罢官,可没过多久便被重新启用。从这个角度看,范大将军打仗草包,混官场的本事却真不是盖的。公元1301年,享尽了富贵的范文虎以尚书丞相的身份病逝于家,留给历史的是他无数次草包式的战场表演与长腿将军的美名。而重用如此无能鼠辈的元王朝,从立国开始便注定了不能长久。

也先帖木儿(元朝)

光听这个名字就让人感到足够的霸气,前两个字“也先”,是蒙古瓦剌顶峰时代的卓越沙场领袖,曾上演过活捉明朝皇帝的好戏。后“帖木儿”,乃15世纪打遍中亚无敌手的百胜帝王。把两位沙场牛人的名字合在一起,当作自己的名字,如此“强强联合”的仁兄该是位怎样的牛人,答案是:战场草包一个。

也先帖木儿,元末名臣,其兄长就是元朝末年的名臣脱脱。说起来,这哥儿俩还算是元朝末年统治阶层难得的名臣。哥哥脱脱当丞相期间,整肃朝纲,尊儒崇孔,编修宋史,着实做了不少好事,也让末世元帝国迎来了其政治相对清明的一段时期。弟弟也先帖木儿也不赖,久历监察御史的他整顿吏治,打击贪官,帮了哥哥不少忙。可是,当时的元帝国,在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的积压中,早已似一个膨胀的火药桶,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终于,因不堪忍受元朝治河官吏的压榨,数千河工在颍州起义。“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点燃了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战争的燎原烈火。

战事突起,元朝政府猝不及防,久疏战阵的元朝地方军队在起义军的打击下一触即溃,颍州一地的起义很快演变为席卷全国的抗暴斗争。河南、山东、苏北大部分地区尽成起义军的势力范围。元朝连续派去镇压的几支部队相继被起义军全歼,事已至此,脱脱倒是很有大政治家的气魄,打算集中全国精锐兵力,毕其功与一役,彻底消灭起义军。想法确实不赖,可选将却选错了人。也先贴木儿顺理成章地成了平乱的总指挥,总督元帝国精锐部队,浩浩荡荡杀奔中原。虽说打虎亲兄弟这话没错,可关键问题是这兄弟得有打虎的本事。也先贴木儿反腐败工作搞得不错,上阵杀敌就不是强项了。

战斗在河南打响了,也先贴木儿运气不错,他身边的先锋大将巩不班是个能打的狠角色,连战连捷,接连收复上蔡等重镇。谁料农民军趁夜打了次斩首行动,杀掉巩不班,吓得也先贴木儿拔腿就跑,接连后退几十里,连辛苦打下的城池都放弃了。如果元朝政府因此败临阵换将,估计损失还不大,可是脱脱赌博似的把宝押在了弟弟身上,又加派几十万大军增援,至此,也先贴木儿手握元朝30万精锐部队,几乎已把元帝国的安危系于一身了。不过此后,战争史上最搞笑的一幕发生了,这位肩负平叛重任的大元帅因忌惮上次的失败,带兵跑到沙河就不敢走了。不走就不走吧,或许还能以静制动,找出破敌的良策来,可并未见这位大将有什么“运筹帷幄”的具体行动,反而天天在帐篷里搞起了“封建迷信”活动,整天求神问卜,把胜负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指示上。整整一个月,30万蒙古军不打不撤又不走,成天里看主帅烧香拜佛跳大神,搞起了中国战争史上最啼笑皆非的“静坐战争”。如此下来,兵疲人乏,士气低落,“神灵”的指示没等到,起义军先行动起来了。某日夜里,起义军搞了次夜袭活动,估计也就是个试探性进攻,30万元军当场炸了营。也先贴木儿蠢材一个,以为是发生了军变,二话不说拔马就逃,跑得比南宋长腿将军范文虎还快。30万元军不明就里,自相践踏攻杀,至天亮时已经溃散得一个不剩。最后也先贴木儿只带回来一万残兵,一次深夜炸营便报销了29万大军,实为中国战争史上的不二奇迹。如此“赫赫奇功”,正是由也先贴木儿这位奇将“缔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