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祖(三)(第21/22页)
项联上句,"铙鼓"本为军鼓之一,此处借用击鼓催花之鼓;"揭"训举,"揭空"谓高举,高举铙鼓催发之花,非红而白,乃描写服丧。按:此八首中第二首结句"而今建女无颜色,夺尽燕支插柰花",兼用乐府《匈奴歌》:"失我燕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及《晋书·成慕杜后传》:"三吴女子相与簪白花,望之如素柰,传言天公织女死,为之着服,至是后崩。"两典。"建女"为建州女子之简称,言世祖之崩正为收复失土的良机。此首中的"催花白",重申其意。
"搅海"句,钱遵王原注引用佛典,极其晦涩难解,总缘迁就韵脚,勉强成对,无甚意义。结句典出《汉书·匈奴传》:"单于姓挛鞮氏,故其国称之曰'撑犁孤涂单于'。匈奴谓天为'撑犁',子为'孤涂'。单于者,广大之貌也。"此言无端加天以"撑犁"的别号,殊嫌亵慢;今隐射世祖的"撑犁孤涂单于"既死,则"撑犁"的别号亦同归于消灭,岂不可贺?"天翁"即天公,韵脚所限,不得不用"翁"字。
第八首云:
营巢抱茧叹逶迤,凭仗春风到射陂。
日吉早时论北伐,月明今夕稳南枝。
鞍因足弱攀缘上,檄为头风指顾移。
传语故人开口笑,莫因晼晚叹西垂。
按:前七首皆写世祖之崩,从各种角度看此事,既须凑足七首,又为韵脚束缚,征典将穷,不免竭蹶,故有"搅海鱼龙避酒红"这种入于魔道的涩怪之句;结尾"从此"云云,匪夷所思,已同打油,实由无可奈何,强凑成篇。至于末首,则为起承转合之一结,理应一抒怀抱,一句一义,从容工稳,自是佳作。
首句言频年经营恢复之事。次句谓光复有望,小民生计将苏,"射陂"即射阳湖,跨扬州、淮安两府,《汉书》广陵厉王胥得罪,其相胜之,奏夺王射陂草田,以济贫民。三句勉励郑成功及早北伐,于此可知,郑成功入台,非江南遗老所望。四句仍用曹孟德临江赋诗典,非复"绕树三匝,无枝可栖",意谓此番北伐,必能在江南建立据点。
后半首自抒怀抱,五、六言"老骥伏枥,雄心未已",上马杀贼,力不从心;但安坐草檄,则不让陈琳,指顾可就。"传语故人"泛指志在恢复之遗老;末句足见信心,不止于事有可为的慰藉之词。
但一年以后就不同了。《后秋兴》之十二,题下自注:"壬寅三月二十三日以后,大临无时,啜泣而作。"此为获知永历被俘以后所作。第一首云:
滂沱老泪洒空林,谁和沧浪诉郁森?
总关沉灰论早晚,空于墨穴算晴阴。
皇天哪有重开眼,上帝初无悔乱心。
何限朔南新旧鬼,九嶷山下哭霜砧。
此为穷极呼天之语,但第六首依然寄望于郑成功,诗云:
枕戈坐甲荷元功,一柱孤擎溟渤中。
整旅鱼龙森束伍,誓师鹅鹳肃呼风。
三军缟素天容白,万骑朱殷海气红。
莫笑长江空半壁,苇间还有刺船翁。
末句"苇间",钱遵王原注引《庄子·渔父篇》:"延缘苇间,刺船而去。"非是,实用《越绝书·越绝荆平王内传》所叙的故事,伍子胥奔吴,至江上得渔者而渡:"子胥食已而去,顾谓渔者曰:'掩尔壶浆,无令之露。'渔者曰:'诺。'子胥行,即覆船挟匕首自刎而死江水之中,明无泄也。"牧斋以子胥期望郑成功,而以渔者自况,意谓郑成功若能复楚,则己当舍身相助,以成其志。但郑成功是辜负他的老师了。
最后八首作于康熙二年癸卯夏天,题下自注云:"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讹言繁兴,泣血感恸而作,犹冀其言之或诬也。"所谓"讹言"即永历为吴三桂所弑,新朝君臣既讳此事,兼又道远,所以钱牧斋还存着万一之想,"冀其言之或诬"。
其第四首为郑成功而作,诗云:
自古英雄耻败棋,靴刀引决更何悲?
君臣鳌背仍同国,生死龙胡肯后时。
事去终嗟浮海误,身亡犹叹渡河迟。
关张无命今犹昔,筹笔空烦异代思!
首联言郑成功之死,啮指而亡,无异自尽,故谓"靴刀引决"。颔联据钱遵王注:"陶九成《草莽私乘》:方凤挽陆君实诗:'祚微方拥幼,势极尚扶颠,鳌背舟中国,龙胡水底天。巩存周已晚,蜀尽汉无年,独有丹心皎,长依海日悬。'"按:陆君实即陆秀夫;此言永历与郑成功先后皆亡。项联"事去终嗟浮海误",此无定论,足征张苍水卓识。以下用宗泽及关张典,未免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