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10页)

马斯基林并不在意这幅漫画的嘲讽,真正的问题是敌人竟然能准确掌握他的行踪。原本他以为毒糖果只是偶发事件,但在这幅漫画出现后,情况似乎就不如当初他想象的乐观,这也让部署在土耳其安卡拉的英国情报员展开调查,企图找出提供消息的人。虽然形势让马斯基林有些不安,他却没有时间多加担心,因为在五月十一日,他的伪装小组终于接到了上级指派的第一件任务。

十天之前,一支英国船队抵达亚历山大港,运来了二百三十八辆全新的虎式坦克。“看呀,”老爱引用《圣经》的丘吉尔发电报给韦维尔说,“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看着这批坦克,韦维尔将军可不这么想。除去在运送途中已有许多受损不说,这些坦克竟然没有配备砂滤器,少了这样东西,坦克在沙漠中开不了几个小时,引擎就会完全报销。更糟糕的是,就像所有运抵埃及的装备一样,这批坦克全是绿色的,在一片单调的沙漠景致中,醒目得宛如夜间的营火。“这批坦克本来要送往希腊,”巴卡司少校对马斯基林和诺斯说,“希腊政府垮台了,才转到这里。现在的麻烦是,在北非根本连一品脱沙漠迷彩油漆都找不到。韦维尔希望我们想办法搞出一批涂料,而我认为你们这个单位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我也知道这项任务有点棘手……”

“一批涂料是多少?”诺斯追问。

巴卡司犹豫了一下,才用和他庞大身材不成比例的微弱音量说:“一万加仑。”

诺斯笑了起来。

紧急提出申请的油漆必须等好几周才会拨下来。在此之前,没涂上沙漠迷彩油漆的坦克不管性能如何优越,也无法投入战斗。即便如此,若非其他单位大都已投入“简短行动”,没人有空负责,马斯基林小组也不会得到这件差事。

想在短时间内制造出一万加仑耐得住沙漠极端温度变化的沙漠迷彩油漆,确实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画家菲利普·汤森德耐心地向大家解释,制造油漆其实并不难,只需要一种基料。“几乎所有坚硬的东西都能拿来当基料,”他对小组成员说,“我们真正要找的是一种液体或粉末,要经得起高温和严寒,也要能溶解于我们所使用的油漆基料。当然,这些基料我们也得想办法找来。”

“所以说,我们什么都缺。”格雷厄姆说。

希尔在讨论的过程中一直沉默不语。一想到要制作油漆,甚至可能还得去刷油漆,他就闷闷不乐。“去他妈的油漆工!”他终于忍不住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烂的单位,早知道我就应该留在军队里才对!”

诺斯提醒他,现在他所属的单位也是军队的一个分支。

马斯基林叼着烟斗,坐着聆听汤森德的说明。这次任务的内容当然很不寻常,正如他当初预料的,这个单位必定会招来一些奇怪的差事。但是,如果无法如期制作出这批浅棕色油漆,就很难再让人信服他们还能完成什么更奇特的任务。眼下的情况是一个简单的数学等式:伪装实验小组的未来,全恃他们能否凭空制造出一万加仑油漆。

于是,为了寻找适合的基料,这七个人开始搜索开罗及其附近的区域。罗布森差点被一堆废弃的意大利水泥绊倒,希尔则找到了一些煤气和铺地用的锯木屑。他们找来的东西都可以用,但数量还不够,仍得继续搜索。

发现那座垃圾场的是汤森德。一个前同事告诉过他,开罗有个地方什么东西都能找到。这位画家和其他在尼罗河盆地服役的人一样,虽然早已有所耳闻,但非要等到搭了一段便车,亲眼目睹之后才相信。

这个垃圾场就在城市北边的沙漠,面积广阔散布数英亩。偶尔会有一阵突然变向的强风把垃圾场难闻的气味吹进开罗,但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刻很少人会加以注意。这个垃圾场非但真实存在,而且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或更早之前就已经出现在这里。它就像个贪得无厌的怪物,不停地变大。

事实上,它不只是个垃圾场,或许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废弃物堆置所。在一座座高低起伏的暗色沙丘之间,布满被人匆匆丢弃的报废军用物资,几乎任何能想到的东西都可以在这一堆又一堆垃圾之间发现。垃圾场可说是所有无处可去之物的最终归属地,在此能找到从沉船中打捞上来的浸满水的货物、粗笨庞大又坏到完全无法修复的机械器具、各种奇形怪状的金属物、甲板的木头板材、凹凸不平起皱的锡铁皮板、被砸烂的打字机、缺腿的桌椅、数以千计磨秃的轮胎、断裂的坦克履带、数不完的空弹壳、弃置的军服、淘汰下来的生锈头盔、无数装有腐烂过期补给品的纸箱、好几袋石膏、坏掉的笔、梳子和女人的发夹、一箱又一箱毫无价值连焚烧都不划算的废纸,以及其他难以一一清点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