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郑庄公克段于鄢(第3/3页)

瑞恩斯坦转过身,从一个抽屉里取出一些装订成册的小本,扔到赵冠侯面前“你看看吧,这是他们来以后,在军营里推行的读物。贵国的朝廷,真是个充满着矛盾的怪物,一方面,他们刻意的维护自己的专知,为此,他们不惜派出一些无能蠢材,来掣你的肘;另一方面,他们信任的将领,却公开在部队里散布这些东西,他们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用了一些什么人?”

赵冠侯拿过这些印刷品,见是用油纸印的,质地粗糙,印刷工艺也一般。封面上,有警世钟、猛回头、葛明军等字样。这两年来,这种读本赵冠侯收缴了不少,但是大多是过境者或出于好玩,或出于其他原因携带。

朝廷自实行宪政以来,法纪放宽,对于夹带这种读本的人,也是高举轻落,睁一眼闭一眼,放过去就算了。带兵官带头发放,则还是第一遭。

山东第五镇士兵,兵源主要是淮上子弟,他们大多是家乡里吃喝不上的穷苦人,自然没有机会识字。进入军营之后,由军队开课,普及教育,让他们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字,可是道理上,他们所学的只有一条:忠义为本。军队里信的是关公,不是主义,这种手册的影响很有限。

第五镇的部队,由于来源单一,并不像其他各镇部队一样,流行各种秘密结社。会党的力量,在军队里也极弱,虽然有漕帮,但是都是赵冠侯自己的弟子门徒,标统、管带,有一些拜了赵冠侯做师父,成了漕帮大字辈,军队里师兄师弟成群,其他会党没有生存的空间。

有一些名为读书会,进步社之类的团体,可都不成气候。这种读本扩散的速度一直不高,士兵对它们既没有兴趣看,也没人敢看。可是,如果是由一些标级军官下发,那影响,就很难控制。

赵冠侯道:“看来我今天,倒是来对了。”

“你不来,我也准备把你叫来,这是你的部队,这件事,必须有一个处理。如果只让他们对付土豆的话,说不定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得面对一大批造反的土豆。”

赵冠侯一笑,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对瑞恩斯坦道:“瑞恩斯坦老兄,我知道你的学识很渊博,但是我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即使是阁下,也不敢说读过所有典籍。我今天要推荐你看一部书,左传。”

“左传?”

“是的,你需要看的是其中郑庄公克段于鄢,看过之后,就明白我的意思了。我们中国有句古话,狡兔死,走狗烹。我不想变成锅中的食材,所以就必须用一些手段,让朝廷知道,他们如果不任用我,就会失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