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东吴,今夜谁为你哭泣(第5/5页)

马谡此时是作为天子差使来慰问大军的。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一番话决定了他的命运,若干年后的命运。

因为诸葛亮对他刮目相看了。这样的刮目相看毫无疑问在若干年后让他将马谡与“街亭”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与一场悲剧联系在一起。这充分说明——一个人能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干什么。

当然现在不需要马谡去干什么,现在要有所作为的人是诸葛亮。

他要收人心了。要通过有限的战争让无限的人心不再起起落落。唉,这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呢。

战争一触即发。孟获赶紧召集三洞元帅会议。

不错,是三洞元帅,不是三军元帅。作为山沟沟里的统帅,孟获的作战编制很有山区特色,分为一洞元帅、二洞元帅、三洞元帅。一洞元帅叫金环三结,二洞元帅叫董荼那,三洞元帅叫阿会喃,名字都很雷,很有“雷你没商量”的意思。

三洞元帅会议的结果是分兵三路而进。得胜者,便为洞主。这个又有竞争上岗的意思。呵呵,孟获文化程度不高,却知道怎么调拨人心,为其所用。

于是三洞元帅各引五万蛮兵,分兵三路前进。

结果却很惨。一场大战下来,三洞元帅没有一个能成为洞主。

金环三结元帅很壮烈地身首异处了。董荼那、阿会喃元帅则成为俘虏,一脸羞愧地出现在诸葛亮面前。

诸葛亮优待俘虏,对他们实行人道主义,“以酒食衣服赐之”,然后令他们各自归洞,别再跟着孟获混了。

事实上这是诸葛亮收人心工程的第一步:去其羽翼,感召心灵。

目的当然是为了感召孟获。

让他知道自己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