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京!南京!(1937年11月~12月) 恶魔之路(第7/8页)
第6师团自杭州湾登陆后,先是血洗金山,随后强渡黄浦江,一部攻占松江,主力攻占青浦、昆山,在松江时进行了大肆屠杀。按西方记者的描述,在往昔繁华的松江,在第6师团(和国崎支队)过后,几乎很难看到活的中国人的影子。
随后,第6师团经嘉兴、湖州、长兴、泗安、广德、郎溪,越牛首山,攻至雨花台。拿到第10军参谋长田边盛武的作战计划后,谷寿夫奸笑一声,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师团有了第一个陷落中国首都的可能。当时,第18师团长牛岛贞雄则感到“极度懊恼”:连战斗力不强的第114师团也去进攻南京去了,他的部队却只能向芜湖转进,在外面作着策应。
第6师团登陆后,没遭遇什么激烈的战斗,但对中国平民的杀戮却并没因此而收敛。谷寿夫通过他的参谋长下野一霍(日本陆军士官学校23期,东京人)向部队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所遇一切中国居民,无论老幼妇女,应尽皆处决。”
刺刀上的旭日旗,血色越来越浓重。
第三个说第9师团。编成于石川县首府金泽市的这个师团,士兵来自石川、富山、福井。师团长吉住良辅中将,参谋长中川广大佐,辖秋山义允少将第6旅团、井出宣时少将第18旅团,分别辖伊佐一男大佐第7联队(金泽)、富士井末吉大佐第35联队(富山)、人见秀三大佐第19联队(敦贺)、胁坂次郎大佐第36联队(鲭江),以及森吾六大佐骑兵第9联队、长芹川秀大佐野炮兵第9联队、野中利贞大佐工兵第9联队、三田村正之助大佐辎重兵第9联队。
上海陷落后,第9师团沿京杭公路向南京追击,11月19日,跟第3师团陷落苏州后,吉住良辅分兵两路,以第6旅团横渡太湖,第18旅团沿太湖北岸趋无锡。到了常州附近后,两支部队会合,经金坛、天王寺、索墅镇、湖熟镇、淳化镇,前锋尾随中国军队,第一个追到南京城下。
再说第114师团。编成于枥木县首府宇都宫,士兵来自枥木、茨城、长野、群马。这个师团由第14师团的预备役士兵编成,很多高龄老兵,虽然具有军事经验,但兵油子多,作战时未必多勇猛,杀戮、强奸平民时却一点也不落后。师团长末松茂治中将,参谋长矶田三郎大佐,辖秋山充三郎少将第127旅团、奥保夫少将第128旅团,分别辖山田常太中佐第66联队(宇都宫)、千叶小太郎大佐第102联队(水户)、矢崎节三中佐第115联队(高崎)、山本重德中佐第150联队(松本),以及天城干七郎少佐骑兵第118联队、大冢升中佐野炮兵第120联队、野口胜之助少佐工兵第114联队、中岛秀次少佐辎重兵第114联队。
第114师团登陆后,经嘉善、嘉兴、平望镇、湖州,再沿太湖南岸北上长兴、宜兴、溧阳、溧水,激战秣陵关,抵达南京郊外。
除了上面这4个完整的师团,还有3支部队攻向了南京:
第13师团山田支队:师团编成于仙台,但这个支队是以两角业作(日本陆军士官学校22期,长野县人)为联队长的第65联队和野炮兵第19联队(横尾阔中佐)为基干拉起来的,士兵来自福岛县的会津若松,支队长山田栴二少将(第103旅团长)。在向南京进攻的途中,第13师团先陷落江阴要塞,再陷当时的江苏省会镇江,破城后屠杀3000多中国平民,最后第13师团主力和第11师团天谷支队渡江围攻扬州,留下山田支队沿长江南岸向乌龙山、幕府山进攻。
第3师团第68联队:师团编成于名古屋,这个联队的士兵主要来自岐阜县,就是在上海打宝山的那个联队,联队长鹰森孝大佐,辖金田长雄少佐第1大队、胜屋福茂少佐第2大队、中岛嘉喜少佐第3大队。上海陷落后,第3师团跟第9师团打下了苏州,随后该师团主力和松井石根的华中方面军司令部屯驻下来,只派出了鹰森孝的部队作为先遣队协同第9师团作战,继续向南京追击。
第101师团骑兵第101联队:编成于东京,以第1师团骑兵联队的预备役士兵为主体,联队长大岛久忠大佐。这个骑兵联队协同第16师团作战,向南京的行军路线也跟第16师团一样。
日军的骑兵联队由两个骑兵中队(每个中队120匹马)和一个机关枪小队组成。往骑兵里放机关枪小队,是日本人的创造,第一个这样搞的是秋山好古(帮东乡平八郎打败俄国舰队的参谋秋山真之的哥哥)。当时,秋山好古的这个创造,使他的骑兵在跟沙俄哥萨克骑兵的会战中取得大胜,好古后来也被称为“日本骑兵之父”。但所谓的机关枪小队,实际上只有两挺机关枪。进入现代战争后,从战斗力上来讲就非常薄弱了。所以,后来日军就不怎么重视骑兵了,骑兵的任务也就从秋山好古时代的阵地突击,变成了打下手的搜索、警戒、从侧翼掩护步兵进攻,或临时弥补步兵间的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