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衰的历史(第6/6页)

◎ 别列斯捷奇科战斗中,扬二世·卡齐米日国王率领翼骑兵冲锋,图为法国巴黎圣日耳曼德佩修道院浮雕。扬二世·卡齐米日的心脏安葬于此。

◎ “波兰雄狮”扬·索别斯基国王(约翰二世)。 ◎ 维也纳之战,波兰翼骑兵从卡伦贝格山上冲锋(尤里乌什·科萨克作)。

但是,维也纳战役对翼骑兵来说只能是最后的辉煌。维也纳之战后,索别斯基将主要精力继续放在东南摩尔达维亚方向和鞑靼人、奥斯曼人争雄,虽然有霍多夫这种战术上的胜利,但是由于外部压力和贵族们的内耗,波兰最终仍然没有获得与这一胜利相匹配的收获。而在索别斯基死后波兰参与的历次战争(如大北方战争)中,翼骑兵都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表现,一方面是由于战争对波兰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翼骑兵的价格过于昂贵——包括人员开销,也包括装备维护更新——导致国家缺乏财力来供养这支军队。此外,由于波兰贵族的黄金自由和民主传统,翼骑兵的连队中(至少名义上)地位平等的贵族们往往乐于自行其是,使得翼骑兵部队纪律涣散、作战指挥不力,战斗力也不断下降。曾经担任扬·索别斯基国王医生的伯纳德·康纳(Bernard Connor,苏格兰人)评论道:“假如有更严的纪律和更多的报酬的话,翼骑兵或许会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骑兵。”此外,此后的波兰国王(如奥古斯特二世)在处理内政外交方面的无能,尤其是北方战争中,瑞典军队在波兰如入无人之境,连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都一度被赶下王位,还是依靠彼得大帝率领的俄军的胜利,奥古斯特二世才勉强复位,而代价就是此后波兰受到俄国的影响越来越重。本来就在贵族民主制下内耗不断的波兰更加无法一致对外,富国强兵和独立自主都只能是痴人说梦,就算翼骑兵如何勇武也没有了用武之地。最终在1775年——也就是俄普奥第一次瓜分波兰后3年,波兰议会决定解散翼骑兵。这一具有传奇地位的骑兵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不过,不久之后,在拿破仑时代大放光彩的以勇武闻名于世的枪骑兵[16]继续在欧洲历史舞台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