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真刚不作绕指柔 第五节(第3/5页)

当李浩再次开口时,唐康其实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了。

果然,便听李浩长长的叹了口气:“契丹之善战,实出乎意料。”

唐康也深有同感,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白日他也曾引兵死战,唐康一向也自负文武双全,自以为一身武艺,较之一般的将军,绝不逊色,但直到上了战场,真刀真枪的实战,才知全不是那么回事。在生死之际,那些生长于马上、久历战阵的普通契丹士兵,远比他想象的难以对付。

却听李浩又沉声说道:“恐怕咱们这次,是到不了深州了。”唐康默然无语,李浩连连摇头,神色沮丧,“吾等矫命而来,如今真是进退维谷。不立大功而返,来日何以塞两府、宣台之口?然今日之战,全军伤亡近四成,战士疲惫,已到强弩之末。如今大军背水结营,数十里之外,便有数万辽兵,若其夜半来袭,恐后果不堪设想。”

“李大人说得极是。”到了此时,唐康也不由得英雄气短。

“那末,不如早做决断,今天晚上,趁辽人未觉察,咱们连夜撤回衡水,待休整数日,再图别策。”

“今晚?”唐康不由得吃了一惊。

“事不宜迟,恐夜长梦半。况白日若辽人有备,岂能容我从容渡河?”

唐康沉吟了一会,终于点了点头,“也罢!”

二人又商议了一阵退兵之法,一切议妥,李浩便告辞离开,安排连夜撤军之事。唐康在帐中,一面吩咐亲兵收拾行李,一面坐在烛下沉思。他是一个不甘心失败的人,但是如今的形势,却已经告诉他,单凭他手中的兵力,想要解深州之围,绝非易事。事到如今,他也只有再想方设法,说服石越增兵——但这又岂是容易之事?唐康还不知道石越此刻正如何恼他呢?他想了一会,终无头绪,又想起一事,便披上披风,跟亲兵吩咐了一声,便出了大帐,径往旁边的一座小帐走去。

到了那小帐前面,他正要掀开帘子进去,不料田宗铠正好自帐中出来,见着唐康,急忙上前行了一礼,十分焦急的问道:“唐大哥,我正要寻你,刚才听说咱们要撤兵?”

唐康尴尬的点了点头,他本就是特意前来与田宗铠解释一声。但田宗铠见他点头,立时便急了:“唐大哥,这万万不可啊!”

“宗恺,这亦是迫于无奈的下策。”唐康避开田宗铠的眼睛,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今日之战,你也曾亲历。我军已经力尽,非得回去休整数日不可。你放心,我唐康绝不会对深州见死不救的,咱们还会再来……”

但田宗铠哪里听得进去,“可是……可是……”他心里也知道唐康所言,不无道理,但正因如此他心中却更加着急,想着围城中的拱圣军袍泽日夜盼援,田宗铠鼻子一酸,忍不住痛哭失声:“可是深州……”

唐康见他如此,心中更是喟叹,只得勉强安慰道:“你放心,咱们定不会让深州陷落的。”

田宗铠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很快止住眼泪,抬头望着唐康,道:“不!”

“不?”唐康一愣。

“唐大哥既有此诺,宗恺当谨记在心。”田宗铠看着唐康,高声说道:“但是深州城内,姚太尉、还有一众袍泽,却还不知道唐大哥的这个承诺……”

“这好办,我会着人送信进城,告诉姚太尉……”

“不必了。”田宗铠笑着打断唐康,“宗恺乃是拱圣军的人,是宗恺出来请援,便当由宗恺将这个消息带回深州!”

“此事万万不可!”唐康真是大惊失色,“绝不可如此!如今深州重重被围,你岂能轻易进去?你若有个万一,我如何向阳信侯交待?”

“大宋朝谁人无父母?别家父母,亦是同样的难交待。”田宗铠平静的笑道,“田家世代忠烈,宗恺既已从军,马革裹尸,亦是份内之事。今日一番恶战,辽军必然也是极疲惫的,我正好连夜进城。唐大哥尽管放心,这往来的路,我都是极熟了的。”

“这……”

“我回到城中,必将大哥的话转告城中军民。大哥放心,只要深州尚有一个宋人在,城池便不会陷落。”

唐康看着田宗铠的神情,知他主意已定,绝难劝阻,但他心中又着实为难,唐康一生做事,绝少顾忌人情,惟有对田烈武,唐康深感其德,念念不忘。此时要送他亲生儿子去一座随时可能落入辽人之手的城中,他如何能点这个头。但是,他也知道,他没有理由拦住田宗铠,他总不能告诉天下人,他唐康对深州能否坚守得住没有信心吧?

过了好一会,唐康才终于极勉强的点了点头,“你要回去可以,但不能一个人回去。我让何将军挑出三十名好手,护送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