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贺兰悲歌 第二十七节(第5/9页)

既然如此,就要让他为这种遗忘付出代价。

如果能设法在他们的马厩点上一把火……耶亥一面领着部下潜行,一面在心里暗暗计算着。

这是孤注一掷。

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经验与判断力。

忽然,耶亥感觉自己的手碰到一块冰凉的东西。他俯头看过去,原来有几块大石头,稀稀落落地摆在前面。耶亥心里莫名的闪过一丝不安,他举手示意部下们停下来。

他小心一面掩藏着自己,一面打量着这几块平淡无奇的石头,怎么看也看不出有什么毛病来。但不知道为什么,耶亥心中不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仿佛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对他喊着:“绕开它,绕开它……”

“难道是什么奇门遁甲之术?”耶亥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一面继续谨慎地观察。

这里距骁骑军的大营已经不到一箭之地,尽管宋军的栅栏看起来还算是中规中矩,但外面却没什么陷阱的痕迹——这些宋军气势汹汹而来,根本也没有想过要守营吧……更何况,骁骑军还是一只骑军部队。

已经没有时间过多思考了,总不能被几块石头吓倒,耶亥克制住自己内心的不安,决定继续前进。但他多留了一个心眼,先命令一个侍禁领着几十个人先行。

等得不耐烦的部下快速地穿过了那几块石头。

“轰!”

“轰!”

在一瞬间,耶亥只觉得眼前巨大的火光一闪,气浪卷起沙石扑面而来,他下意识地扑倒在地上。

炸炮!

那些石头一定是提醒自己人注意的标记。

耶亥终于想起了这个东西。

但是,一切都晚了。

宋军的号角声、喊叫声仿佛突然之间冒了出来,在寂静的夜晚中是那么的刺耳难闻。弓箭手们迅速地集结起来,向着炸炮被引发的区域射出密如蝗雨的箭矢。

耶亥甚至连头都无法抬起来。

但他分明能感觉到,火光越来越明亮,而从大地的震动中,他也能知道,宋军的骑军出营了!

“完了!完了!”两声巨响后,灵州城头,一直注视着宋军军营动静的叶悖麻立即堕入绝望的深渊当中。

站在他身后的耶寅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不停地摇头,“变了,变了……”

一切都变了,战争的模式已经开始改变。

也许改变还不够大,但是已经足够让一支曾经强盛一时的军队,为此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西夏军队的失败,西夏国的覆亡,都不过是一次改变的注脚。

“你们想做什么?”叶悖麻的怒吼,把耶寅从痛苦中震醒过来。

便见几名武官领着数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向着他们涌过来,将他们团团围住,几名亲兵刚想要拔刀,嗖地几声,便已被射死。

“景思明,你想造反么?”叶悖麻瞪着领头的武官,厉声吼道。

叫景思明的武官冷笑道:“造什么反?!宋朝是来帮皇上复辟的!你才是造反!”

“小人!”叶悖麻怒吼着拔刀,两支长枪已刺到他胸前,景思明望着叶悖麻,笑道:“叶悖麻,识时务者为俊杰。这西平府本就已经守不住,现在耶亥死了,城中精锐尽出,再这么负隅顽抗,一城军民,都会被你害死。况且替梁乙埋守城,又能有什么好结果?”

“我是替大夏国守城!”叶悖麻双眼似欲喷出火来。

“是么?但是大夏国的国王,却被权臣所控制。叶将军你若果真是忠臣,为何不举兵救驾?说得比唱得好听,我看你才小人。”景思明旁边,一个年轻的武官对着叶悖麻冷嘲热讽。

耶寅不想做无谓的口舌之争,他一面冷静地观察着事态,叛乱的夏军数量非常多,他们显然已经控制了城门,有人已经举着白旗骑马出城,很快,一支至少数千人的宋军骑军,随着叛乱者向灵州涌来。

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

景思明旁边这个武官说完话,耶寅忽然感觉到此人极为面熟。他转过头去,凝视此人半晌,忽然想起一个人来,“你是文侯的旧部?你怎的到了灵州?”

那人回视耶寅,笑道:“二公子好记性,在下谢夷,与二公子曾有一面之缘。梁逆作乱后,在下辛苦投奔景将军麾下栖身,身为重犯,自不敢登门拜见,多有得罪。”

“果然主仆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叶悖麻冲着谢夷啐了一口,“事已至此,要杀便杀,你们这些小人,降了宋朝,也不会有好结果。”

“那叶将军就说错了。连慕泽那等人都有好结果,我等自然不必担心前程。”谢夷好整以暇地笑着,他犹想劝降叶悖麻,“事已至此,叶将军何不趁早弃暗投明。”

“我叶悖麻岂会背主求荣!”叶悖麻恨声骂道,一口痰吐到谢夷脸上,一把抓住一杆枪头,狠狠地扎进胸窝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