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贺兰悲歌 第七节(第6/6页)

“我是大宋的子民,不必为夏主守节。”一路之上,文焕都在心里反复地对自己说着。

当文焕赶至仁多保忠部之时,才发现这里也已经脱离掌握了。

梁乙埋的亲兵队长宁葛意外发现国相府的各条道路都被人封锁了,于是宁静被打破。

梁乙埋下令在他漂亮的后花园中燃起大火,无奈天不助人,雪仿佛就是在那一瞬间猛然变大,还刮起了狂风。火怎么也点不起来,既便是烽烟,在这样的天气里,也无法让远处的人看见。梁乙埋总算也是经常带兵打仗的人,他立即让宁葛挑了三百精壮之士突围向梁乙逋求救,自己亲自披甲,命令满府所有的成年人都拿起武器来守卫相府。

巷战很快出现在国相府附近。

仁多保忠仅有一千人的部队,却要分散控制国相府的四个路口,如若梁乙埋集中国相府全部兵力突围,那么仁多保忠便是再善战,也不可能抵挡得住——仁多保忠的任务,本来也只是牵制梁乙埋。但是梁乙埋不知道虚实,不敢孤注一掷冒险。而宁葛似乎也欠缺应有的运气或者说谋略,他突围的方向,是离梁乙逋军营最近的道路,正好也是仁多保忠亲自驻守的路口。

风雪掩盖住了嘶杀声,鲜血很快被白雪覆盖。

但是这一点也不能掩盖巷战的残酷与血腥。

这样的风雪,只有最好的弓箭手与最好的角弓,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但同样也会大打折扣。无论是仁多保忠部,还是宁葛的相府亲兵,都是在短兵厮杀。

不断有人倒下,但用不了一会,便连尸体都看不见了。

仁多保忠的确是一名出色的将军,他身边的四百精兵,也不逊于天下任何善战的战士。但是,漫天飞舞的大风雪遮蔽了人们的视线,要挡住宁葛的突围,他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而宁葛的勇猛,也为仁多保忠一生之中所仅见。

一名素以武艺高强著称的军官冲到宁葛面前,未及一合,便被宁葛的战斧劈去半边脑袋。两名仁多保忠的亲兵红着眼睛合围上去,便见宁葛大吼着挥动战斧,斧光卷着雪风,数招过后,两名亲兵便都成为了斧下亡魂。堪堪要五名战士,才足以抵挡住如狼似虎的宁葛。

仁多保忠数次想下马,与宁葛决一雌雄。但是念及自己身负重任,才勉强按捺住自己争强好胜之心。

一名真正的将军,其作用绝不是披坚执锐在战场上厮杀。

“仁多兄!”在仁多保忠左支右绌之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文郎君?!”仁多保忠惊喜地转过头,“援军来……”他的话只说到一半,文焕是孤身一人而来,身上还沾满了血迹。仁多保忠的脸黯淡下去,“皇、皇上……”

“我们输了。”文焕的神情其实已说明了一切,“赶快突围……趁着梁乙逋没有封锁城门……”

“皇上与李郎君呢?”文焕不是夏人,但是仁多保忠是。无论于公于私,救出夏主,都是仁多保忠首先要考虑的。

“没机会了。”不知为何,文焕没有正面回答仁多保忠,“突围吧,再不走就被人一锅脍了!”

仁多保忠脸色惨白,死死地盯着文焕。

文焕没有回避,迎着仁多保忠的目光,沉声道:“回到静塞军司,再来勤王。他们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皇上不利的。”

输了么?仁多保忠转过头,又看了一眼猛不可挡的宁葛,早知如此,还不如护着皇帝直接冲杀到静塞军司……他摇了摇头,突然大吼一声:“撤!”

这支所谓的“羽林军”,虚晃一枪,迅速地集结起来,向着城门杀了过去。

梁乙逋的反应已经是非常迅速。

接到嵬名荣的通报后,他立即下令内外城落关闭门,禁止任何人出城,分派亲信将领率兵加强城门防卫。同时派人前往各个渡口要津,下达了许进不许出的死命令,以防各地诸侯知道消息后有非份之想。

然后他便亲自领着大军进城,直奔王宫。

但是他的使者还是慢了一步,他的使者到达东门之时,离文焕与仁多保忠率部冲出城去,不到半柱香的功夫。

接到消息的梁乙逋气得跺脚大骂,不得已分出一支部队,去追赶文焕与仁多保忠。在梁乙逋看来,文焕无足轻重,但是仁多保忠却是用来对仁多澣的上好筹码。但是眼下他的重中之重,还是控制住小皇帝。对于仁多保忠与文焕,只能寄望于恶劣的天气。

虽然胜倦在握,但如果秉常有个什么意外,就是绝大的麻烦。

“快点,直娘贼的!都给我再快点!”梁乙逋不断的高声吼道。一队队士兵,从各个方向,扑向西夏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