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湖广初熟 第八节(第3/6页)

“有这等事情?”文焕笑着放了手,便见那人匆匆向前跑去,似乎要挽回被文焕耽误的那点时间。

“怎么办?去不去看热闹?”秦观笑道。

田烈武迟疑道:“唐康时在等……”

“他同时娶了文家小姐和高丽佳人,必定在家多温存一会才出来的。别怕,从大相国寺过去,也不算得太远。”秦观不负责任的说道。

文焕夸张的点了点头,道:“正是。少游之言,极之有理。何况,难道你们竟不想看看兵器研究院做成了什么物件么?”说话间,已经拉着田烈武,便跟着人群一齐向大相国寺走去。

待三人到大相国寺时,大相国寺外早已经是人山人海。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皇后率领众亲王、宰执、翰林学士等大臣,在大相国寺内一座高楼上远远观赏。班直侍卫艰难的维持着秩序,让大相国寺门前空出一块大坪来。只是三人来得晚了,那里挤得过去?只听到人声喧哗,但坪中的场景却是丝毫也看不到,看见的唯有众人伸手指点的背影。

文焕灵机一动,眼见道边不远处有一株柳树,便将马拴了,捋起袖子、衣襟,抱着树干,竟然爬了上去。一面找了根树枝坐了,这才招呼二人。秦观是风流不羁之人,田烈武捕快出身,自然也不在乎此举是否有损形象,见他招呼,也跟着爬了上去。三人居高临下,这才看得清楚,此时在坪中摆了九十九面巨大的屏风,屏风上画着各种各样的图画,有大宋最英俊的神灵二郎神;有永远笑容可掬的寿星;有象征生男的罗睺罗,有百子嬉春图……一时也看不清许多,只听欢呼喝彩声中,有人燃起引线,立时,屏风之中,便蓬放出五彩的烟火,笔直的冲上空中。随着耳中听到烟火被点燃的“哧”、“呯”的声响,一个接一个的烟花腾空而起,在空中绽放出各形各样的绚丽烟花来。此时己近傍晚,满天的烟花绚烂无比,在暗黄的天空中尽情的挥洒着所有的喜庆与美丽,将天际重新映亮,夺去了夕阳的光彩。

无数斑斓的色彩构出的火树银花,在汴京的天空绽放,似乎要将人群的喜悦传达到九天云霄之上。人群中不时发出一声声赞美与惊叹的声音,尽皆看得目眩神迷……令得这偌大的地方顿时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的确,人们是有理由快乐的。

田烈武便隐隐约约的听到树下有人正在兴致勃勃的议论着。

“今年的确值得庆祝。湖广屯军,官道改造的计划进行得非常顺利,听说许多商家向钱庄借钱去开发湖广,现在许多钱庄里都没有钱了。唐家钱庄已经在各大报纸登出广告,明年起在钱庄存钱,不仅不要交钱,反而会给利息。存的时间越长,利息越高。”一个瘦高个子尖着嗓子叫道,神情间甚是兴奋,似乎他所说的这此事跟他大有相关。

旁边的矮胖子笑道:“这事我早已知道。湖广开发顺利,连带朝廷也省了不少钱。朝廷已经连续两年免征免役宽剩钱,今年夏天河北旱灾,虽然报纸上说朝廷因此拖缓了地方官制改革,但是组织救灾却很得力。司农寺又成立了齐民馆,专门负责劝农教农,培育好的种子,制造好的工具,推广到地方去。齐民馆的人,有不少进士官人,也有不少几十年的老农长者呢。种田种得好,也能做官……啧啧!”

“这事情秋天的时候还闹得很凶,有人说孔子不主张教农艺,有人说建了齐民馆也没什么作用,只是浪费官帑,为这事吵了个把月。还是皇上有主见,硬是定了下来。”

旁边有人插话道:“听说那是司马相公进谏之功。”

“什么啊?那是石参政力主的功劳。《新义报》上那几篇评论,你没看见么?署的是石参政的大名。”高个子似乎很以自己能读报为荣,口气中颇有几分不屑。

矮胖子用劲的点点头,道:“这我信。这些子事情,十之八九都是石参政倡议的,你说一个人怎么能那么有本事?南海小薛将军搞得风风火火,凌牙门城现在已经是有万余人的规模。向大宋称臣纳表的小国有二百多个,不知多少地主去那里买地。在国内买地,朝廷要从中征‘宽地税’,到南海买地,又便宜,还有军队保驾。小薛将军的海军是吃素的么?那些蛮夷谁敢惹啊?六月份就灭了渤泥国,分成三国,两个渤泥国贵族和交趾郡王的儿子各得一份。”

“为何有交趾郡王的儿子一份?”又有人不明白了。

“笼络呗。交趾郡王一直有野心开疆拓土,现在马嘴被大宋套上了绳子,可那心还是活的。小薛将军便让交趾国出兵出将配合作战,打赢了自然也分他交趾国一份。这样又省了大宋的心,又让交趾郡王能不时得点好处,不会想着来反咬我大宋。况且他儿子到了渤泥国,就被封为渤泥侯,自成一国,也不受交趾国管辖,渤泥三国每年只要各上交十到二十万贯税金,就可以在一国为尊,这种好事,谁不高兴?听说那渤泥侯上任第一天,就把五个儿子中成年的三个全部送到了白水潭学院读书,以表他对大宋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