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家诗钞 卷十六(第13/18页)

寄张宜父

史注云:张仪父当是建德人,而仕于山阳,时已解去。

建德之国有佳人,明珠为佩玉为衣。去国三岁阻音徽,所种桃李民爱之。射阳城边春烂漫,柳暗学宫鸟相唤。追随裘马多少年,独忍长饥把书卷。读书万卷不直钱,逐贫不去与忘年。虎豹文章被禽缚,何如达生自娱乐。

高至言筑亭于家圃以奉亲总其观览之富命曰溪亭乞余赋诗余先君之敝庐望高子所筑不过十牛鸣尔故余未尝登临而得其胜处

逸人生长在林泉,更筑亭皋名意在。明月清风共一家,全以山川为眼界。鸟度云行阅古今,溪滨木末听竿籁,老夫平生行乐处,只今许公分一派今:一作令。

雕陂

雕陂之水清且泚,屈为印文三百里。呼船载过七十余,褰裳乱流初不记元注云:乘舟上十余渡,徒涉者不可胜记。竹舆呕哑山径凉,仆姑呼妇声相倚。篁中犹道泥滑滑,仆夫惨惨耕夫喜。穷山为吏如漫郎,安能为人作嚆矢。老僧迎谒喜我来,吾以王事笃行李。知民虚实应县官应县官者,供应公家之赋役也,我宁信目不信耳。僧言生长八十余,县令未曾身到此。

上权郡孙承议

公家簿领如鸡栖,私家田园无置锥。真成忍骂加飧饭,不如江西之水可乐饥。他人勤拙犹相补,身无功状堪上府。公诚遣骑束缚归,长随白鸥卧烟雨。

奉答茂衡惠纸长句

罗茂衡,太和人。

阳山老藤截玉肪,乌田翠竹避寒光。罗侯包赠室生白,明于机上之流黄。愧无征南虿尾手,为写黄门急就章征南,谓索靖为征南司马。黄门,谓史游也。罗侯相见无杂语,苦问沩山有无句。春草肥牛脱鼻绳,菰蒲野鸭还飞去。故将藤面乞伽佗梵语伽佗,此言讽诵,愿草惊蛇起风雨。长诗脱纸落秋河,要知溪工下手处。却将冰幅展似君。震旦花开第一祖。

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

陈适用,为庐陵县令,与山谷同时作邑。

庐陵政事无全牛,恐是汉时陈太丘。书记姓名不肯学,得纸无异夏得裘。琢诗包纸送赠我,自状明月非暗投。诗句纵横剪宫锦,惜无阿买书银钩。蛮溪切藤卷盈百,侧厘羞滑茧羞白。想当鸣杵碪面平,桄榔叶风溪水碧桄榔木,广南所出。南雄州亦隶广南。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君侯谦虚不自供,胡不赠世文章伯。一涔之水容牛蹄,识字有数我自知。小时双钩学楷法,至今儿子憎家鸡。虽然嘉惠敢虚辱,煮泥续尾成大轴。写心与君心莫传,平生落魄不问天。樽前花底幸好戏,为君绝笔谢风烟。已无商颂猗那手,请续南华内外篇。

和答师厚黄连桥坏大木亦为秋雹所碎之作

戊午,三十四岁。

溪桥乔木下,往岁记经过。居人指神社,不敢寻斧柯。青阴百尺蔽白日,乌鹊取意占作窠。黄泉浸根雨长叶,造物著意固已多。风摧电打扫地尽电:一作雹,竟莫知为何谴诃。独山冷落城东路,不见指名终不磨。

上大蒙笼

乙卯晨起作。元丰五年壬戌,年三十八岁。

黄雾冥冥小石门,苔衣草路无人迹。苦竹参天大石门,虎迒兔蹊聊倚息。阴风搜林山鬼啸,千丈寒藤绕崩石。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向来陆梁嫚官府,试呼使前问其故。衣冠汉仪民父子,吏曹扰之至如此。穷乡有米无食盐,今日有田无米食史注云:无米食当作无食米。但愿官清不爱钱,长养儿孙听驱使。

追忆予泊舟西江事次韵

按山谷以元丰元六年十二月,移监德平镇。此诗题曰“追忆”,当在已离太和之后。

老大无机如汉阴,白鸟不去相知深。往事刻舟求坠剑,怀人挥泪著亡簪。城南鼓罢吹画筒,城北归帆落晚风。人烟犬吠西山麓,鬼火狐鸣春竹丛。

附李才甫西洒泊舟后作

江水冥冥沙石阴,一舸行尽春已深。浪花绿蔓曳锦带,短芦剌水抽玉簪。饥鱼未成波面筒,小舫正横溪上风。清辉濯净远山碧,白鸟飞入苍烟丛。

次韵郭明叔长歌

君不见悬车刘屯田屯田,名涣,字凝之。欧阳公为赋《庐山高》者,骑牛涧壑弄潺湲。八十唇红眼点漆,金钟举酒不留残。君不见征西徐尚书尚书,徐禧,字德占,分宁人,与山谷同乡,死于永乐之祸,赠吏部尚书,谥忠愍,为国捐躯矢石间。龙章凤姿委秋草,天马长辞十二闲。何如高阳郦生醉落魄,长揖辍洗惊龙颜。丈夫当年倾意气,安用蚓食而蝎明人不做暗事。古人已作泉下土,风义可想犹斑斑。郭侯忠信如古人,荐书飞名上九关。诗书自可老斫轮,智略足以解连环。铜章屈宰山水县,友声相求不我顽。鹏翼垂天公直起,燕巢见社身思还“鹏翼”句,指郭。“燕巢”句,山谷自谓也。山谷时自太和还家,故云见社。文思舜禹开言路,即看承诏著豸冠。尚趋手板事直指,少忍吏道之多艰。黄花零落一尊酒,别有天地非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