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年谱卷九(第7/13页)

都兴阿公领马队北上。富明阿公署江宁将军,接办扬州防务,派军渡江,会冯子材之军进攻丹阳。

三月初五日,鲍公超攻破三分贼卡。初七日,克句容县城。初九日,克宝堰贼垒五座。

周宽世军中营官杨复成侵吞军饷,公亲提讯得实,于军前斩之。

江西贼势日众,沈公葆桢奏请截留江西厘金,专充本省之饷,户部议准,公接户部咨文,深忧之!

十二日,驰折奏:江西牙厘,仍应归臣处经收,以竟金陵将蒇之功。附片奏报军情:金陵城贼坚忍不下,句容克复,贼之外援将尽;江西之贼,扰犯南丰、新城、广昌之境。又折奏结水师巡江酿命一案。又奏采访忠义第十八案。

十三日,浙江之贼续窜徽州,唐义训、毛有铭击贼小挫。十四日,贼扑徽州城,官军击却之。

十五日,奉到上谕:“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督军剿贼,节制东南数省,尽心区画,地方以次削平,举贤任能,克资群力着交部从优议叙。钦此。”是岁,京察行省督抚奉优叙之旨者,曰官文公,曰骆公秉章,曰左公宗棠,曰李公鸿章。凡五人。

十七日,唐义训、毛有铭两军击贼于杨村,官军大挫。贼势日炽,大股窜婺源,入江西境。公调朱品隆军驰援徽州,调鲍超军回东坝,调周宽世、金国琛两军渡江进驻饶州之境。

二十日,鲍公超收复金坛县城。

公既上江西牙厘一疏,词气抗历,于是沈公葆桢亦奏请开缺诏慰留之!户部议以江西牙厘之半拨归金陵皖南大营,以其半留供本省之饷。公以是时金陵未克,江西流寇复盛,统军甚多,需饷甚巨,既恐饷匮,以致军事决裂,又以握兵符掌利权为时所忌,遂有功遂身退之志矣。

二十五日,驰折奏鲍超一军克句容县,生擒二酋,毁五贼垒。随折奏保总兵冯标、谭胜达、唐仁廉等二十员,阵亡知府田芬、参将阳茂泰等六员请恤。附片奏:徽州军败,遍地贼氛,前队已窜江西,续至者络绎不绝。金陵围师,责成曾国荃经理,偿坚城幸克,即由曾国荃、彭玉麟、杨岳斌三衔驰奏大概,以慰圣怀!陕西汉中发、捻各匪,窜犯鄂豫之境,图解金陵之围。江面上下皆宜筹防。又片奏身患呕吐眩晕之症,请假一月,在营调理。又片奏降补藩司唐训方请假回藉省墓。又片奏浙江监运使李榕暂缓赴任,留营剿贼。又奏杨复成正法一折。

二十七日,专折奏谢京察优叙恩。是日奉到寄谕:“总理衙门奏拨轮船经费改解京师一款,为银五十万两有奇,先行拨解金陵军营,以资散放。”

二十八日,核定淮北票盐章程。

是月,左公宗棠克武康、德清、石门三县城。江西官军克新城县城,贼窜入福建边境。

陕西发逆合捻匪窜湖北,成大吉击贼于樊城,破之。贼窜河南境,西安将军忠勇公多隆阿卒于盩厔营次。

四月初三日,设立书局,定刊书章程。江南、浙江自宋以来,为文学之邦,士绅家多藏书,其镂板甚精致,经兵燹后,书籍荡然。公招徕剞劂之工,在安庆设局,以次刊刻经史各种,延请绩学之士汪士铎、莫友芝、刘毓松、张文虎等分任校勘。初九日,彭公玉麟过安庆见公,旋赴九江防守。

十二日,驰奏徽州防军挫失,未能遏贼西窜,自请交部严加议处,唐义训、毛有铭分别革降,阵亡将弁金茂荣、李祖祥等十三员名请恤。又折奏鲍超一军克复金坛。随折奏保游击张遇春一员,阵亡将弁鲍昌龄、宋连升、王正礼请恤。又折奏江北一律肃清,提督李世忠遣散部众,次弟交出全椒、天长、来安、滁州六合五城,呈请开缺,回藉葬亲,恳恩准予开缺回藉,保全令名。所遗江南提督一缺,恳迅赐简放,以重职守。附片奏:接准户部文称湖北、湖南、四川、江西、广东、江苏每月协供臣营之饷,为数甚巨。查核湖南一省,除东征局半厘外,无有奏定协解之款。去夏奏拨江西洋税,旋即退还广东厘金,系臣所最抱疚之端,然本年仅解过九万两。江苏厘金,系臣职分应筹之饷,本年亦仅解过三万两。四川、湖北两省,则并无协解臣台之款。户部所指六省供饷,不知以何处奏咨为据,遂疑臣广揽利权,收支巨款。臣以庸愚,谬当重任,局势过大,头绪太多,论兵则已成强弩之末,论饷则久为无米之炊,万一竟蹶颠覆,亦何能当此重咎?恳恩饬将皖北军饷,责成乔松年、吴棠、富明阿共筹之,其萧庆衍、毛有铭等数军原支鄂饷,请饬下官文、严树森一力供支,俾臣得少减谋饷忧灼之情,不胜大幸!又片奏报军情:金陵一军,开地道以攻城,伤亡弁勇近三千人,此时惟有严围猛攻,方禁接济之法;江西续窜入之贼,又将延扰腹地;发捻巨股,突过随、枣,意在假道皖鄂,东援金陵。彭玉麟现赴上游,防扼江面,惟皖北兵单,空虚可虑。又片奏江西南康知县石昌猷供词支吾,请革职以凭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