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看上去很美(第3/4页)

从意义上,吕夷简这种做法比石坚考虑的更正确。可是他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各地隐瞒人口,还有对新法的反应,一旦没有明确的范围,就会因为有的州县欢迎新法,有的不欢迎,造成更多的纷争。

而一个新法的实行,如果纷争多了,也就意味着失败的开始。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病,那就是人们对吕夷简的信任程度。别看现在一切看上去很美,至少吕夷简比石坚更美。

石坚从那场轰轰烈烈的朝争开始,所说的,所做的,就存着大量的争议。特别是他将枪口对准了自己人,几百人的鲜血流在赵州的土地上。而吕夷简让石坚批评得如同李林甫一样,可他一声不吭,只是在中书尽心尽力地做着实事,做人可谓低调。

就是排挤众人,也是他的党羽,他并没有提出来任何一个人不好不好的。当然,那是表面上很美,在暗中他谋划了多少,就没有人知道,最少可以看到现在唯一的宰相陈尧佐,从开始地附从吕夷简,到现在脸上开始带着愁容愠色,就能看出来了。

石坚看到吕夷简开始忍不住实行新法时,冷笑一声。他当初一再说过,一条鞭法是好事,节省了收税程序,腾出了劳力。特别有些人很忙,你叫他专门每年抽出几十天来执行差役,不值得。但有人很闲,收入也不高,正好政府的一些差役弥补了他们的收入。还有减少了一些不法官吏通过一些莫明其妙的税款来收税,变向贪污。

但别忘记了,这社会还是以人治法社会,就包括他自己,也在法律边缘游走,有时候照样为了获取信息,动用酷刑。最好是以法治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会在这社会实现么?

再好的变革,也就是新法,还是要人来实行。特别现在朝中正臣为之一空,朝中都没有多少正臣,况且下面。看吧,有得折腾的。但石坚没有说,不是说过了吗,我来真定府就是经营幽云十六州的,别要整我,我也不管朝政如何。

因此石坚除了安顿生产,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开设工厂,不给我武器我自己造,从战略来上来说,以后朝廷也将以北方为主,因此在真定府有一个武器工厂,对宋朝也有好处,至少光运费就会节约很多,不然就是护送武器的军队开支就不会少。

他对新法,更没有反对,是好事儿,带头实施。其实,在真定府以及石坚占领的几州,早就变向地实行了新法,一切差役都是石坚雇人做的。税归税,并没有增加一星半点。

然后就是练兵,石坚每天让风中卿、崔灭狼与丁杪他们带领军队操练,特别是近两万骑兵。现在石坚还只是知了真定府,但这些士兵经他整编后,就没有再还给朝廷了。老太太看到他安稳了,也懒得理他了,不然他人来疯,自己说一次,他就接受一个地方,几接受几不接受的,就到了东京城外了。自己还得真还政不可?

其他几个新任知州明知自己权利被架空,也无可奈何,不看到深州的班晔就这样被石坚斩首了。但老太太却记恨在心了,她暗中开始调动军队到京城来。拱卫京城,我不派兵到真定府了,这你没有话说了吧。

当然老太太不是只是调动军队到京城那么简单,一旦军队达到了一定数量后,老太太还得犯糊涂心思。

石坚看到眼里,他也故作不知。老太太,别折腾了,看着吧,省下一点钱吧。

原来新法实施后,可没有那么容易,这一点石坚也反复与吕夷简王曾说过。特别是一条鞭法,如何加鞭,各地税务不一样,将这些税务加成一条鞭后,一目了然了,可有的官员为了百姓,少报地方收入,以此来减免税务。有的官员为了取悦上司,多报地方税务,政绩上来了,可百姓税务增加了。因此要派出各种监察使,调查当地实际情况。

吕夷简并不是凡夫俗子,为了使各地的情况公平地反映出来,他想出一条笨主意,我派出多拨官员对各地进行监察,一拨不行,两拨,两拨不行三拨,这样杜绝了一些不真实的情况发生。

他本意是不错的,可他忘记了一点,那就是他本人多次的偷机取巧,来上位的。上梁不正下梁歪,更不用指望下边的官员。特别是现在,由于加成了一条鞭,不象原来,各种税务有的用劳力算的,有的用布匹算的,有的用粮食算的,还有的用钱算的,老百姓就象云里雾里,算不清楚,现在一目了然了。两个县百姓一问,奇怪了,明明我们的县收入低些,怎么比别的县税务还高?

于是再查,再调整。可低了不说,高了的就有怨言了。除非以后宋朝不收税,否则攀比下去,税只有越收越低,才能将民愤平息。还有一条,这条新法是吕夷简奸臣颁布的,老百姓因为交子之事,有了抵触。还有,现在百姓收入高了,朝廷也援助了近一年了,不能比以前的税收还少吧。而且国库还渐渐空荡荡下去,吕夷简也不可能降低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