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陛下,你很不识相(第2/4页)

石坚又说道:“就是我有本事将他们全歼,也要谈。”

“哦,为什么?”

石坚说道:“第一现在河东路遭到浩劫。如果辽兴宗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河北路现在的契丹人听到这个消息就会立即撤退。那么他们就会到处烧杀掳掠。现在河北路还没有大军能将这些人压制,最后半个河北路也成为灰烬,我们大宋的损失,那远不是一年两年能恢复过来。其二我们现在还需要契丹的存在。如果辽兴宗一军全部覆没。契丹各个部族就会叛变。契丹也就会瓦解。表面上看起来对我们大宋有利,可不是这样的。现在契丹已经坠落了,一旦一个更凶狠的游牧民族代替契丹,那么对我们大宋来说反而成了更大的坏事。”

说到这里他想到了女真,蒙古。这不是不可能。

“相反,有了契丹的存在,对他们的压制,而且因为契丹的元气大伤,让各部族觑视,我们只要派出几个探子,挑拨一下,让他们自己内乱。让他们自己削弱自己,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因此这两年内契丹必须还要存在。这就是我刚才与萧小一谈的利。”

“第三,那就是我们未必将这支大军全部留下,”因为事情仓促,虽然口袋扎起来,还是有两条细微的缝隙,因此最后只有用士兵填,石坚因此说道:“就是留下来,我和折将军二十多万也差不多折腾完了。加上先前战死和俘虏的宋兵。我们大宋用兵就会捉襟见肘。别忘记了,还有南方的叛乱,岭南的占城数国入侵,如果我们兵力不够用,那只有从各地调兵。可各地还有叛党存在,一旦将他们兵调走,叛党势未会乘势而起,再次成燎原之势。还有契丹的退回,也要兵力重新镇守北方各城。”

别看宋朝兵多,可许多地方要士兵把守,可调动的兵力不多,因此石坚不想消耗下去。

因此只有和。

张士逊对军事可以说是文盲,石坚不得不和他祥细解释,与萧小一他们简单谈一两句,他们就明白了,那要如此废事。而且他也要回京了,毕竟商会的事也要解决了。这里必须要留给张士逊,虽然他脾气好,如果他犯了牛劲,不听萧小一的,到时候一着好棋就会让他下糟。

这不是没有可能,如交子,如女真。

张士逊嘴角抽了抽,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可是石大人,那你为什么还要杀这些俘虏?”

在他想法里,既然和谈,那就应当表现出来一些诚意。

石坚冷笑:“大道归一,手法万千,有些人信软,有些人就象一头不听话的牛一样,哄它不行,但来上一鞭子,它反而变得听话起来。”

辽兴宗仰天大笑,说道:“好大的口气,朕不知你们石大人拿什么来将我们这一支大军消灭,别忘记了,你们这个口袋并没有扎死。朕想走还不很容易。”

苏仕国一笑,他拿来一根树枝,就着地下画了起来,一边画一边说:“陛下,你也知道我们京城有三十万大军。现在你们大军困在这里,我们可以安心地抽出二十万来。事实上我们这次已经来了十几万大军,现在全部到了磁相二州。”

说完他在地上画出一条粗大的箭头,从磁州、相州向南和巨鹿方向蔓延。

苏仕国再次说道:“而且大名府也抽出了五万大军,现在到了曲周。”

说到这里他再次画了一个箭头,然后与开头的几支箭头渐渐绞在一起。一只箭头从任县伸向了任丘。苏仕国站起来说道:“陛下,请问你从哪里找出缝隙钻出去。或者回头对付折将军的十万大军?其实我们不需要与你们打,只要将你们饿上一个一个月两个月的,就什么解决了。哦,忘记了一件事,太行山陛下可以走,我们石大人决不阻止。”

太行山,虽然让石坚折腾了一下,四五万人就没有了,可还剩下十四五万的军队,走太行山,人也许没有事,可后勤怎么办?

苏仕国这也是虚张声势,刘娥也不可能让石坚带着二十万禁军,那么京城一带处于真空状态,她能放心么。

苏仕国再次画了起来,边画边说道:“我忘记了一件事,如果陛下完了,陛下的弟弟会不会称帝呢?好象他做了一个月的皇帝似乎有点不过瘾哦。还有贵国的女真部现在形同独立,乌古迺临来之前,已经将政事安排妥当。哦,还有乌古部、室韦部、敌烈部、萌古部(蒙古部)、茶扎剌部、海里急部、粘作葛部、阻卜各部。太多太多了,这些部族好象都是贵国通过强硬的手段将他们镇压才臣服的吧。如果听说贵国现在士兵基本上打完了,他们可都是大部族,会不会象我这样。”

说着他画起了一道道箭头,一直指向契丹的五京。

每一道箭头画完,辽兴宗的头上汗就多了一层。这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肯定会的问题。就是在契丹最强大的时候,这些部族还不断地叛乱,让契丹分兵不断地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