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难啃的骨头(第2/3页)

李沧海打了个响指,笑道:“还是你了解我,这件案子倒是勾起了我的兴趣。”

狄晴皱了皱小巧的瑶鼻,道:“可是你还要调查‘逆鳞玄武’,如今再去查十四年前的案子,会不会有些分身乏术啊?”

李沧海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道:“这个我倒并不担心,倘若我所猜没错,这两件案子或许能够并案调查。”

“你的意思是说,‘逆鳞玄武’或许会与秦复通敌叛国案有关?”狄晴用手指拨弄着肩头秀发,疑惑地道:“这怎么可能嘛!这两件案子相隔了十四年,怎么会有所关联呢?”

“现在这一切还只是猜测,究竟有没有关系,还要再做调查。”李沧海说道。

薛萱秀眉微微蹙起,她想了想。说道:“沧海,此案毕竟已经过去了十四年。你要如何去查?”

薛萱觉得这简直不可能,十四年前的案子。且不说年深日久,当事人早已化作枯骨,就连当年究竟发生何事也无人可知,更遑论提取相关证据了。

李沧海毕竟只是一介凡人,又不是神仙,如何能够查出十四年前的旧案?

“而今最困难的是,当年的审讯并没有案词留下,对于当年审理之情况也无从得知,若是能够知道审理过程。或许能够从中找到一些线索。”李沧海沉吟道。

狄晴眨巴着眼睛,突然嘻嘻一笑道:“沧海,你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洛阳府没有结案陈词,你大理寺却有啊!我虽然不是朝廷官员,但也知道三司会审之后,大理寺,吏部,御史台皆要盖印确认。结案陈词三方都会存留,以备查阅。”

薛萱摇了摇头,蹙额说道:“若是洛阳府的案词被人盗走,就说明有人不想让案词留存。对方既然能够盗走洛阳的案词,想必也能够盗走三司的案词。”

李沧海点了点头,说道:“萱儿说的不错。三司衙门之内只怕也没有案词。”他想了想后,说道:“咱们可以做个推理。假设三司会审当时确实没有案词记录,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如此重大的案件,他们为何不记录案情?首先,这不符合逻辑,其次,他们也无法向圣上交代。除非,这其中另有隐情,让他们不能或不敢记录。”

薛萱和狄晴同时点了点头,觉得这个假设有些道理。

李沧海停顿了下,接着说道:“再假设三司会审确实留有案词,但案词却无故消失,推测原因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案词是圣上下令毁掉,所以洛阳府连同三司衙门都没有留下案词。第二,案词被人盗走,窃贼不想案词被人发现,从而偷走了所有的案词,你们认为会是那一种?”

狄晴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我认为是第二种可能,有人不想让案词存世。”

李沧海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圣上之所以命三司会审此案,就是为了查明秦复是否真的通敌叛国,若是查证属实,秦复难逃一死,圣上根本没必要下令毁掉案词。由此可见,这两种假设无论哪一种都说明一个问题,案词之中存有蹊跷!”

“难道,真的如你所说,这是件冤案不成?”听了李沧海的分析之后,薛萱难以置信地道。

李沧海背着双手,来回地踱了几步,将所有的猜测在心中过了一遍。

按照正常程序,三司会审结束之后,就应当将结案陈词上呈皇帝,经皇帝御览之后,再对犯官进行处置。

事实上,皇帝对秦复确实进行了处置,也就是说,案词确实上呈皇帝御览,但这更加的说不通了。

皇帝既然已经知道了整个案件,再盗取案词又有何意义呢?只要皇帝下令,任何人不得提及此事,那么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无人敢说,盗取案词岂不是显得多此一举?

李沧海仔细的琢磨着,他脚步突然一停,似乎想通了其中关键。除非,皇帝手中的案词,与三法司之案词有所不同,为了不让皇帝见到真正的案词,是以才有人将案词盗走!

倘若真是如此,那么皇帝很有可能就没有见到真正的案词,对案情真相自然也就毫不知情。

能够一手遮天,蒙蔽圣听,由此可见,窃走案词之人绝对不同寻常。

“沧海,你这是怎么了?”见他脸色有些凝重,狄晴顿时关心的问道。

“我没事,只是发现了一块难啃的骨头。”李沧海眉头微皱地说道。

“难啃的骨头?”狄晴一头雾水,不明白他这话中深意。

薛萱想了想,说道:“沧海,虽然没有案词,但你可以去找礼部尚书,崔大人在朝为官几十年,对当年之事应当也有所耳闻。与其在这里猜测,不如直接去请教一番,或许会有所收获也说不定。”

李沧海稍作思索之后,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明日我就前去向崔大人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