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70亿人的幸福额度(第5/14页)

一旦我们的工业完成升级,接下来自然就会甩出来一堆旧技术、旧设备,这些技术在国内未必还有人愿意要,我们获得这些技术有的是苏联当初送的,有的是我们自己山寨的,并没有多值钱,自然就可以向贫困的第三世界全面转移。

我们已经有了输出工业化的资格

我曾经和你说过多少次,当你把绝不可能的因素都除去以后,不管剩下的是什么——不管多么难以相信的事——那就是事实。

——福尔摩斯

福尔摩斯的逻辑也就是本书的逻辑:中国工业社会必须扩容,中国的工业技术必须全面升级,但中国的人均土地面积为世界人均的1/3,耕地面积仅为世界的1/3,矿产资源平均下来为世界的1/2。这些资源维持一个平均水平以上的工业社会肯定远远不够。

既然工业必须继续增长,产业必须升级,中国也就必须获取资源,而且是越来越多的资源,这一点无可置疑。但是随着欧美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世界市场已经饱和,特别是出口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越来越多地陷入革命和动荡。我们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自然要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国际责任了。

所幸,我们这几十年来在坚持实现工业化的同时,也没放弃过自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为全世界穷人争口气,找出路的责任。这个责任也正是我们的出路所在。

乍看起来,欧美债台高筑印不出钱来,发展中国家自然也没有钱,不过,想想咱们前面聊过的美元,它是干啥用的来着?美元、欧元、英镑,不过是结算工具。

现在我们绕开美元、欧元,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直接签货币互换协议,咱穷人之间互通有无,不鸟他们那些欺行霸市的钱串子恶霸行不行?

在过去这个不行,过去没人敢惹恶霸,尤其恶霸要靠控制国际结算收铸币税。不过有了中国就不一样了,我们一穷二白都敢抗美援朝,还能打赢。现在我们隐形飞机都有了,我们不会战争,也不惧怕战争。

我们的工业化道路对于别的国家来说是求之不得的,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打赢朝鲜战争,都能先后从美苏双方得到产业转移。但是,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5,工业压倒所有国家,钢铁、水泥等许多工业品的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一半,这样一个国家要完成产业升级,乃至于突破下一次产业革命,必须要有机会把钢铁造成机器,把水泥造成工厂。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设计机器,发明机器,真正全面掌握产业升级能力。

很显然发展中国家最想要的就是机器和工厂,中东的埃及、突尼斯、利比亚这几个国家之所以发生变乱,是因为它们的失业率都高达40%左右,几千万年轻人没有工作,看不见自己的未来,自然要出事。这样的国家全世界到处都有,只不过其他地方的国民更穷,教育水平更低,对社会不公的忍耐力更强,可以发推特的智能手机还没普及,发生变乱要慢半拍。所有这些国家的出路都是搞工业,最起码把农业机械、水利、化肥、农药那套东西建起来,解决吃饭问题。

正好我们需要造机器练手,他们要买机器开摊,现在欧美日自顾不暇,这买卖不干白不干。而且我们要完成产业升级,还有一个必须考虑的大事,就是资源和市场从哪里来。

从中国人的视角看来,既然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国工业产能占世界总量的比例从7%上升到20%,又上升到接近40%,那么再增加到90%甚至99%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如果从其他国家的视角看来,这又意味什么?

当然,科威特、沙特甚至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可以抱着打酱油的态度卖石油,反正不管谁在造东西,都需要石油,自然就会拿出足够的工业品和他们交换,他们自己那点人口也造不了什么,三个饱两个倒也就一辈子了。

但是工业化并不只需要石油,矿产品、农产品也都是必需的。这几年中国工业迅速崛起,让很多国家的工业难以竞争,工业崩溃收不上税,自然导致财政崩溃,民众连现有的生活水平都维持不了,更不要说未来,自然会陷入变乱,政局动荡会导致更大的经济灾难,变乱自然也会长期化,这样的长期变乱肯定会导致我们经常性地出现资源短缺,影响工业化进程。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现在正是把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模式转变成出口工业本身,甚至出口工业化进程这种全新模式的绝好机会。

输出工业化,需要用工业化时代的科学理性突破农业时代的狭隘市场思维。在农业时代的市场经济中,人无我有才能垄断,才能发大财。但是,工业时代,越有效率的工业往往也越复杂,越复杂的工业就越需要多个企业配合。从长期来看,人无我有不如共同协作,搞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