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曼特尔和她的《提堂》(第5/5页)
从1974年小试牛刀,到2009年首次布克折桂,再到2012年的布克奇迹,希拉里·曼特尔走过了三十八年。经历过病痛折磨,感情失意,事业挫折,她人生之潮起潮落并不亚于她笔下的主人公克伦威尔或是罗伯斯庇尔等诸人。时值今日,她足以澹然地面对眼前炫目迷人的掌声和荣誉,面对铺天盖地的媒体和记者,继而从容地继续她的历史文学创作之路。让我们期待都铎王朝传奇的终结篇《镜与光》,证实克伦威尔是如何失宠于亨利八世、从权力巅峰骤然跌落,最终命丧伦敦塔中。当然,我们也同样期待布克奖历史上出现首个“帽子戏法”。毕竟,布克奖如果能回归传统,鼓励那些以严肃态度对待写作的作家,对布克奖的评委会来说,让一位作家上演“帽子戏法”也未尝不可考虑。
宋玲
[1] 小说《教父》中的主人公。
[2] 参见查尔斯·狄更斯的《写给孩子的英国历史》(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该书是狄更斯为自己的孩子撰写的一本英国历史普及读物。原文为:“The plain truth is,that he was a most intolerable ruffian,a disgrace to human nature,and a blot of blood and grease upon the History of England.”
[3] 杰弗里·埃尔顿(1921—1994),英国历史学家,主攻都铎王朝时期的英国历史,著作有《都铎王朝治下的英国》(1955)、《都铎王朝的宪法》(1960)、《亨利八世》(196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