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昌:天下第一无赖(第7/8页)

7月10日,北京高检厅开始审判鲍罗廷娜等人。审判持续一周未有进展,后突然传出消息:鲍罗廷娜被释放了。原来7月16日,美国参议院议员皮汉拜会张作霖。会谈期间,张作霖吹嘘说:“我最近杀了20多个赤色分子,明天我要杀鲍罗廷太太了。”一听此话,皮汉大惊失色,他警告张作霖,如果不经审判而处死鲍罗廷娜,“那么西方媒体会把您看做禽兽。在西方,即便判决妇女有罪,也很少处以极刑,更何况鲍罗廷娜是一位外国女士。”张作霖听后颇为沮丧,恰巧负责审理此案的高检厅法官何隽前来请示,张随口说:“或可开释。”一向对苏友好的何隽抓住这个机会,马上当庭开释鲍罗廷娜,然后弃官跑到天津租界避难。就在宣判结束仅两小时后,醒悟过来的张作霖又下令搜捕,但“夫人已不知去向”。对被释放也感到疑惑的鲍罗廷娜躲进东交民巷一个外籍人士家中,几天后经蒙古返回苏联。不久,武汉国民政府背叛大革命,鲍罗廷遭到驱逐。7月27日,鲍罗廷离开武汉,取道西北返回苏联。至于“列宁纪念”号的船员,后来由苏联政府支付了25万美元赎金,才被允许回国。

超级大票友

张宗昌的最大爱好,那就是听京剧,这在当时是出了名的。

张宗昌与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关系十分密切、融洽。1925年4月,北洋政府明令发表他任苏、鲁、皖、豫四省剿匪督办,继又任命为山东省军务善后督办,彼时恰值其母60大寿,张宗昌大宴宾客,祝寿三天。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等名伶,均应邀至徐州演唱堂会,生、旦、净、末、丑各行名角荟萃一堂,盛极一时。其后督鲁时期,张宗昌在督署里建有戏楼一处,曾先后在济南、北京、掖县老家演唱堂会。“九·一八”事变后,他回归北京,仍不时在东城铁狮子胡同和西城石老娘胡同私邸以及奉天会馆(即后来的西单哈尔飞剧院)举办堂会演出。应邀演出的仍然是这些名伶。

堂会演出的戏,有的在外面剧院是无法听到的,例如余叔岩与梅兰芳同台演出《打渔杀家》。在西城石老娘胡同私邸小戏台,还曾演出《六五花洞》,饰潘金莲者除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外,尚有筱翠花(于连泉)、王幼卿,名丑如萧长华、慈瑞泉、曹二庚等均参加演出。旦角是一流旦角,丑角是一流丑角,如此众多一流名角在当时能同台演出,实属难能可贵。若非张宗昌倡议,并出资置办行头,恐难实现。

1927年春节期间,张宗昌曾在济南督办公署东大楼庆寿唱堂戏。

正月十五日是正寿。寿堂设在珍珠泉前大厅,大厅内悬灯结彩,挂满了寿屏、寿幛,还陈列着许多金寿星、金麻姑上寿、金镶玉翠、珍珠玛瑙,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到上午10点开始拜寿。张宗昌将他父亲请到寿堂正中坐下,他自己穿上将大礼服,在军乐声中进入寿堂,首先向他父亲行三跪九叩大礼,来宾也依次拜寿,有的叩头,有的鞠躬。拜寿毕,中午举行盛大宴会,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宴后即到剧场看戏。白天剧目均由济南各剧院上演,故来宾看戏者甚少;晚上全是北京名伶演出,一直演到深夜两点多钟。这天晚场由少将副官李文征亲自把门,凭请柬入场。台前的池座均设方桌铺台布,放有烟、茶、糖果、糕点等,就座的均是贵宾,如当时知名的前清遗老康有为,下台的大总统曹锟,号称大帅的吴佩孚,名为联帅的孙传芳等。只见他们都穿着长袍马褂,康有为身躯矮小,须眉皆白。

这天晚上,北京名伶演的是全本《穆桂英》,由四大名旦(梅、尚、程、荀)轮换饰演穆桂英,梅兰芳演的是穆桂英挂帅一段。直到深夜全剧将演完时,只见由张宗昌陪着出去的曹锟又回来了,随着又加演一出《游龙戏凤》,余叔岩饰正德皇帝,梅兰芳饰李凤姐,珠联璧合,堪称绝佳。当剧演至中场时,忽然刹住锣鼓,出来“天官赐福”,为曹大总统“加官”,接着一个人高举现钞两千元(当时可购面粉1200袋、猪肉1.25万斤)高唱“谢曹大总统的赏”,同时余、梅二人并肩到台前深深一鞠躬,然后继续演唱起来。这时人们才知道是曹锟点的戏。这台祝寿戏到此也就演完了。

张宗昌后来最喜欢听的一出戏是《霸王别姬》。虞姬自然是由梅兰芳扮演,霸王则由杨小楼扮演。张宗昌后来之所以偏爱这出戏,可能是与他失败的切身经历密切相关。楚霸王项羽起兵江东,征战四方,盛极一时,然而最终被困垓下,陷入穷途末路,发出无可奈何的凄凉悲苍感慨。正是这种感慨唤起张宗昌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每当自家堂会演唱这出戏时,往往是先摆好酒席,正如戏里常说的“酒宴侍候”,锣鼓一响,他便如剧中人楚霸王一样,举杯畅饮,一边听戏,一边有姬妾把盏进酒。此时此刻,他或许恍如剧中人,而与之融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