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重臣何以成为重臣(第14/15页)

两江总督曾国藩拖着他的老迈残躯,亲自登船试水。远眺长江,烟波无尽。曾夫子激情勃发,大声疾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可能站起来了,如果他们不乐于趴着的话。

听到这个消息,李鸿章心头顿时舒展。这家江南制造局,还是他李鸿章一手建立起来的。想当初,他无意中打听到老师去海外购置机器,就忙不迭地成立了江南制造局,然后跑去找老师,说:老师呀,我的江南制造局已经成立了,就是厂子里空空如也,要不先把你买来的机器,放在我那里吧。

当时曾夫子差点儿没被气哭,李少荃啊,要不要这样欺负老师啊。

占老师的便宜,开工厂,造火轮,应对世界挑战,这才是李鸿章最喜欢的游戏。可是他的一生,差不多全都耗在解决蠢人所带来的麻烦之上,根本无暇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这世界,有个残酷的法则:蠢人决定社会规则,而非聪明人。比如洪秀全,再比如任化邦,他们才是决定社会游戏如何玩儿的人。因为他们愚蠢,强迫别人按照他们的玩儿法来,如果有谁不肯,他们就杀了你。最终是他们把这个世界变成了你砍我杀的修罗场。如果你不想落得像他们那样的下场,想玩儿得开心,那就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的智力。只有聪明人,才会玩儿得开心。但是,再聪明的人,你所做的,也只不过是解决愚蠢的人替这世界所带来的麻烦。

叹息过后,李鸿章收敛心神,去摆平下一个蠢人替他带来的麻烦:

西捻张总愚。

事实证明,张总愚可能并不蠢,他甚至有可能是智力上与李鸿章不相上下的聪明人。

同治七年(1868年)六月二十五日,最后一支捻子被淮军挤压于运河边缘,经过三日三夜的血战,捻子彻底被消灭。但是捻子的主帅张总愚,在决战开始的前一夜,率了八骑出走了,他的足迹行至徒陔河边,旋即消失。

张总愚的神秘失踪,在当时并非个案。前有太仓守将蔡元隆,就是在设计伏杀淮军之后,携带了无数的金银财宝,改名换姓回到老家,关起门做个土财主。不排除张总愚也是走了这条道,要知道,从他失踪的那一天起,直到今天也无人知道他的下落。

相比曾国藩、李鸿章,这世上还有另外一种类型的聪明人。他们通过破坏社会规则而获取利益,而后再坐享秩序恢复后所带来的安宁。但这种人,注定了不会成为历史的主角,因为他们不会为任何人带来利益。

张总愚失踪,标志着大清帝国最后的尚武能力耗尽。此后这个民族,将继续面对洪秀全的癫狂所带来的冲击余波,并走向更大规模的群体性癫狂。

乱世纷扰之际,凸显出的是曾国藩、李鸿章这些建设者孤独的背影。

李鸿章大事年表

(截至1868年)

1801年(嘉庆六年):李鸿章父亲李文安出生。

1811年(嘉庆十六年):曾国藩出生。

1814年(嘉庆十九年):洪秀全出生。

1823年2月15日(道光三年正月初五):李鸿章出生于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

1834年(道光十四年):李文安乡试中举。

1838年(道光十八年):李鸿章父亲李文安,与曾国藩同年中进士。

1840年(道光二十年):李鸿章乡试中秀才。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李鸿章考为庐州府学优贡生,以年家子身份进谒曾国藩,从此以曾国藩为师。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李鸿章乡试中举。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李鸿章应本科会试,列二甲第十三名。高中后,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1850年(道光三十年):道光皇帝卒,咸丰皇帝继位。洪秀全起事于广西桂平金田村。

1851年(咸丰元年):李鸿章仍留京师。洪秀全攻陷永安,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称天王。

1853年(咸丰三年):李鸿章与袁甲三随同工部侍郎吕贤基,赴安徽帮办团练防剿事宜。抵庐州后,入周天爵幕,率所部团练武装与太平军、捻军作战。太平军攻克江宁,改称天京。

1854年(咸丰四年):李鸿章率团练攻克含山县城,斩杀太平军统制罗啸光。曾国藩练湘勇拒太平军,败于湘潭,曾国藩投水,左右救之。

1855年(咸丰五年):李文安卒,李鸿章奔父丧。上海小刀会刘丽川起事失败。巨捻张乐行受太平军册封。

1856年(咸丰六年):太平军击溃清军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向荣死。太平军发生“天京变乱”,自相屠杀。

1857年(咸丰七年):太平军陈玉成部入淮,李鸿章所部团练大败。

1858年(咸丰八年):太平军再陷庐州,李鸿章祖宅被焚。落魄之下,李鸿章赴江西,入曾国藩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