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抓住改变命运的机遇(第6/12页)
杨坊是浙江人,起初在宁波一家绸布店做伙计。但是他智商过人,比更多人更早地感知到了时代的变化,于是进入教会学校,学习英语。此后,有种说法是他因为逃债来到了上海,不管怎样,他来到上海的时候身无分文,却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进入洋行充任买办,很快成了上海有名的大富豪。
所谓买办,是朝廷为愚民而扭曲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洋人漂洋过海来做生意,朝廷是欢迎的,比如说乾隆皇帝就是西洋座钟发烧友,搜集了无数座钟藏在宫中。老百姓也欢迎洋人,只有贸易才能盘活百姓家的资产,既能够富起来,也能够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可是朝廷不想让百姓高兴,因为百姓如果频繁参加商业贸易,不惟是越来越富,而且脑子越来越灵光,就不愿意被朝廷愚弄了。
于是朝廷严禁洋人与百姓直接贸易,把洋人和中国百姓隔绝开来,以维持民众的智商在一个极低的水平。这样一来,就需要一个中间阶层,将洋人的贸易与中国市场对接起来,这个中间阶层,就是我们熟知的买办。
最早的买办,是由朝廷指派的广东十三行。但鸦片战争之后,私人买办兴起。历史上的第一个私人买办叫穆炳元,他是广东定海的士兵,英国人攻陷定海,穆炳元就成了俘虏,被带到英国人的兵舰上。他就在兵舰上学会了英语,从此成了洋人的经销商。
能成为买办之人,都有其过人之处。杨坊此人就是如此,他的身手,在小刀会于1853年9月起事之时,就显露了出来。当时小刀会攻占上海县城,并捉住了时任苏松太道的吴健彰。这个吴健彰也堪称时代英雄,他是广东人,早年贫寒,贩鸡为生,后来苦学英语,开始和洋人打交道,最终靠经营茶叶而积累起巨额财富,于是捐官从政,进入官场。但商人最是沾不得官场,一碰官场,甭管多么灵光的脑子,就立即智商跳水,沦为平庸者流。前有吴健彰,后有杨坊,走的都是这种奇异的人生路线。
精明过人的商人吴健彰,刚刚升任苏松太道,就被小刀会俘虏。这时候杨坊挺身而出,深入虎穴,面见小刀会领袖刘丽川,摸清了小刀会内部的虚实。而后杨坊潜入小刀会,将被关押的吴健彰偷了出来。
吴健彰因此被朝廷革职,于家乡贫病而死。沪上繁华之事,竟如南柯一梦。
但杨坊不肯吸取吴健彰的教训,兀自雄心勃勃,献计献策,于上海城外修筑围墙,切断城内外交通,断绝小刀会的接济,最终使小刀会灰飞烟灭。
自从李秀成流露出进攻上海的意图,杨坊一直苦思应对之法,还真让他想到了个绝妙的法子。这个法子就是,利用沪上富庶的财富做支持,招募流落于上海的洋兵,组织起一支洋枪队,对抗太平军的进攻。
他从清军的水师炮船——“孔夫子”号上找来个大副,叫华尔。华尔是美国人,十六岁上军校。他梦想成为一个冒险家,未毕业就开始浪迹天涯,先后在墨西哥和克里米亚打过仗,在中美洲冒过险,二十七岁时来到中国。
不确定华尔和杨坊是如何建立起来联系的,但是杨坊有个养女,叫张梅,她和华尔真诚地相爱,这就构成了一个中美命运共同体。
这个中美命运共同体,引起了英国人的深深担忧。其时,美国南部各州正在宣布独立,而美国北部各州对此极为不满,美国南北战争一触即发。英国人考虑,如果一个美国军人介入中国的内战,会让局势更加错综复杂。拜托,你们自己家里还打成一团呢,何必非要再来中国瞎折腾?
于是,英国人秘密逮捕了华尔。
金发碧眼的中国人
逮捕了华尔之后,莽撞的英国人发现了一桩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怪事:美国人华尔和他的助手,同样是美国人的白齐文,不知何故,不知何时,竟然向中国方面提出来加入中国国籍,并蒙朝廷恩准,如今他们已经是中国人了。
这始料未及的情形,让英国人不知所措,于是华尔趁机脱逃,重返上海滩,和他的恋人张梅举办了盛大的中国式婚礼。
华尔归来,杨坊的计划得以顺利推行,就由华尔出任队长,金发碧眼的“中国人”白齐文并美国人法尔思德为副队长,于上海滩头招募菲律宾人百人,于松江建立了洋枪队大本营,矢志保卫上海。
杨坊的计划顺风顺水,而江苏巡抚薛焕的点子,却碰了壁。
薛焕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他打算建立湘军。
湘军?不是曾国藩已经建立湘军了吗?
没错,正是因为曾国藩训练湘军,使其成了清帝国最值得信任的武装力量,这才激发了薛焕的灵感。薛焕想,既然湖南人这么能打,他曾国藩可以训练湘军为其所用,我老薛凭什么不可以?我也要去湖南募兵,也要建立湘军,曾国藩你不服可以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