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绿林的辉煌时代(第17/24页)

【21.孙文不配指挥我】

早在恩铭等人到来之前,徐锡麟就吩咐过守门人要将门关好,可是守门人心不在焉,忘了这码事,结果导致了一众官员哭号着冲出门去,四散而逃。徐锡麟追之不及,怒火上涌,揪过看门人来当头就是一枪,可怜一个打更老头,就此完蛋。

杀了看门老头,徐锡麟又逮到了安庆府经历顾松,大骂他是奸细。顾松跪在地下叩头求饶,徐锡麟只管拿刀乱砍,只砍得满地鲜血,顾松杀猪也似的大叫,偏偏硬是坚持着不死。陈伯平看不下去了,过来补了一枪,顾松这才断了气。

徐锡麟枪杀恩铭,三志士血战百官,这场景全被巡警学校的学生们看在眼里,直看得学生们紧张万分,大气也不敢喘——不明白这世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徐锡麟怒气冲冲地回到礼堂,用力拍着桌子,大声说:抚台已经被杀了,我们去捉奸细,你们所有人,马上跟我们去革命!立正,稍息,立正,向左转,开步走!

百余名学生迈着整齐的步子,跟在徐锡麟后面,一径来到了军械所,到了地方徐锡麟回头一看,发现学生只剩下三十多人了,便诧异地问道:怎么才来了这几个?其余的人呢?

学生们回答:他们都去厕所了……实际上是都跑掉了。

徐锡麟下令:与我将军械所守门的卫兵统统杀掉!

学生们发声喊,冲上前去,将那几个倒霉的大头兵全部打死,然后大家一起进入军械所,开始寻找武器。

一个学生找到了子弹,众人大喜,然后才发现子弹型号不对,没法用。

又一个学生在库房里发现了许多枪,可这些枪不知少了哪个零件,也没法用。

发现大炮!

徐锡麟大喜,命令将大炮搬出来,大家累了个半死,将大炮架起来之后,发现大炮上的扳机早被御走了,炮弹倒有好多,可是没法打。

这时候清兵追来了,大家顾不上再找武器了,开打。

双方展开激烈的对射,未几,陈伯平战死。

马宗汉急了,要求炸掉军械库,与清军同归于尽。

徐锡麟拒绝:火药爆炸了,全城的百姓都遭殃……

这时候外边的清兵已经将军械所团团围困,清兵统领在号召士兵冲进来:

统领:捉住徐锡麟者,赏三千元!

士兵一动也不动。

统领:捉住徐锡麟者,赏五千元!

士兵一动也不动。

统领:捉住徐锡麟者,赏七千元!

……

突然之间,统领不要命也似的向着军械所里冲了过去,边跑边喊:捉住徐锡麟者,赏一万元……霎时间,所有的士兵都一窝蜂地冲了进去。

徐锡麟被逮。

他是在何种情形下被清兵抓住的呢?

光复会二把手陶成章著《浙案纪略》说,清军在军械所的“第三重室”中将徐锡麟抓住的……

光复会一把手章炳麟则著《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传》说,徐锡麟爬上了屋顶,在屋顶上被清兵抓住的……

看看这个光复会,两个最高领导都尿不到一个壶里,真麻烦。

徐锡麟受审,清吏问:是孙文指使你干的吗?

徐锡麟回答说:

我与孙文宗旨不同,他亦不配使我行刺!

徐锡麟被清廷剖心斩首,恩铭的家属用徐锡麟的心,祭祀恩铭。

【22.意外的劳资纠纷】

金华会的会首徐买儿被官府下了大狱并杀害,徐锡麟这边起义失败,大通学堂的秋瑾已是陷入了极度危险之中。

随着时间越来越紧迫,学堂中的会党们坐不住了,他们召开会议,要求秋瑾提前宣布起义,但为秋瑾拒绝。两天后,会党再次提出要求,仍然为秋瑾所拒,十数人因此而愤然出走,离开了大通学堂。

那么秋瑾何以拒绝行动呢?

很简单,裘文高与徐买儿双双失败,注定了这次起义已经失败。此时没有援军,若是秋瑾发动,只能是让更多的志士枉然送死。

纵然不起事,清廷也不会放过她——然而那只是她一个人去死,却不会拖累其他的志士们。

死则死矣,唯一人做事一人当,因此秋瑾说:

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

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

这一天嵊县的会党首脑人物王金发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大通学堂,向秋瑾汇报嵊县裘文高的事情。秋瑾留下他吃饭,正吃之间,忽然有学生来报,说是杭州派来的清兵已到,秋瑾命再探,传回来的消息说,清兵去了东浦。秋瑾这才定下心来,继续招呼王金发吃饭,却不料饭还没有吃完,清兵已经冲进了门来。

秋瑾立刻取出手枪,与王金发分头突围,却不料这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凑到了秋瑾面前:应该发工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