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慈禧和李鸿章绯闻满天飞(第11/13页)

关于袁世凯智取各级领导干部的私人存款一事,听起来决然不是他的风格,因为此人在部下中享有极高的声誉,若是如此狠辣,是很难在官场上站住脚的。

但这件事,是袁世凯的女儿写出来的,据说她是听哥哥袁克定说的,所以大家明知道这是俩孩子在说瞎话,可还得当真事记录。

实际上,袁世凯这个人是很有情调的。

袁世凯在山东的时候,有一个秘书阮忠枢,该老兄一次无意中途经红灯区,不巧遇到了头牌赵熙官,这赵熙官端的是名花丛中的状元,胭粉场上的花魁,比花解语,比玉生香,孤灯对坐,人比花娇……阮老兄一下子就意乱情迷、颠三倒四了起来。

阮老兄爱上了赵熙官,赵熙官也想跟他回家,奈何这种事他们说了不算数,鸨母一开价,就吓昏了阮忠枢。

没钱,阮忠枢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恰好袁世凯吩咐他起草电文,这老兄一手执笔,满脸是泪,写了半晌一个字也没写出来……

袁世凯火了:老阮,你这是什么工作态度?

阮忠枢哭道:问世间情为何物,何必难为我这么一个小秘书……

袁世凯:原来不过是为了女人,你真他妈的没出息!

阮忠枢:巡抚大人,你家里大小老婆十几个,敢情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啊,我可不像你那么滥情,我和熙官两人已经发过誓,山无棱,江水竭,冬雷震夏雨雪……要休且等青山烂,水面上秤砣浮……

袁世凯:浮你个头,给我滚!

阮忠枢双手掩脸,失神而去,他脚步踉跄,向着自己的破蜗居走了过去。远远的,就看到一个熟悉的丽人身影正站在门前,向他招手,阮忠枢眨眼再眨眼,他没眼花,也没看错,正在家里等待着他的女人,赫赫然正是他日思夜想的赵熙官……

好似猛虎下山,又如饿狗扑食,只听赵熙官发出一声夸张的惊叫,阮忠枢家的门前已经空无一人,只有房屋富有节奏地弹跳着,弹跳着……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浪漫满屋结束,阮忠枢老兄泣不成声:熙官……你怎么也跟我一样,上班的时候中途溜号了,要是让老鸨抓到,记你一个迟到早退,你这个月的奖金又该泡汤了……

赵熙官道:没关系,我已经正式辞职了,以后只为你洗菜做饭,做你的小妻子,再也不回去了……

阮忠枢:……可是你的赎身费……

赵熙官:怎么?你不知道?巡抚袁大人没跟你说起吗?

阮忠枢:说起什么?

赵熙官:巡抚袁大人已经替我赎了身,以后我们两人就可以天天在一起了……

天天在一起?阮忠枢心里说:你这丫头想得美,袁世凯待我如此恩重,以后我还不得天天加班啊?

袁世凯义赎赵熙官,成就了她和阮忠枢的美事,一时之间成为了官场上的佳话。

此后山东各地的年轻公务员,但凡见到袁世凯,莫不作出情深深意浓浓的神态,如被棍子打过的狗,在袁世凯的门外逛来逛去,不时地长吁短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休也不能休,水面上秤砣浮……

不知道袁世凯怎么打发的这些小浑蛋……

【17.中国不缺警察】

慈禧太后鸾驾回京。

走到半路,老太太突然打滚撒泼,闹将起来。

谁又惹着她了?洋人,还是洋人!

原来,慈禧太后结束了对西北地区的“考察”,要回京,来的时候太狼狈了,回去的时候,那是不能再狼狈的了,但要命的是,回去的路上经过天津,而按照中国和列强刚刚签署的辱国条约,天津是决不允许中国驻军的,也就是说,如果慈禧太后要是经过天津的时候,就必须像做贼一样悄悄地溜过去……这让慈禧太后如何能够容忍?当场她就闹将起来。

看老太太闹得实在不像话,荣禄急忙致电袁世凯:

阿凯,交给你一个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替老太太摆平天津的洋人。

至于如何摆平,这事荣禄就不管了。

于是袁世凯离开山东,出发去从洋人的手中接管天津。

到了地方,洋人搬出账目来:这是我们接管天津时的财税账目,这些日子以来收了多少钱,维护地方治安花了多少钱,还剩下五千五百两银子,请您查收。

袁世凯笑嘻嘻地把钱票接过来,往怀里一揣,然后向后一招手,就见五百名穿着奇装异服的清兵冲了上来,洋人大怒:袁世凯,你敢违背国际公约?

袁世凯茫然:哪里有?

洋人:怎么没有?公约上明明约定,你们中国人不许在天津驻兵的。

袁世凯:是啊,我也没带兵来啊。

洋人气急:怎么没有,你身后的几百名士兵是怎么一回事?

袁世凯摇了摇头:乱讲,不要以为你是洋人就可以乱讲话,你这样乱讲话我一样可以告你诽谤——我身后这些人哪里是士兵,他们是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