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三皇之战的盛世(第15/18页)
杀光了雎州城人,邢夫人还不解气,索『性』大开大合,把雎州方园百里,凡是喘气的统统斩净斩绝。
人杀光了,史可法匆匆赶到,邢夫人一见史可法,就嚎淘大哭,昏死过去。史可法束手无策,人家一个女人,都伤心成这个样子来,不过就是杀了一城的老百姓而已,就不要批评她了吧。
于是史可法就安慰邢夫人:不要伤心,忍住悲痛,擦干眼泪和血迹,掩埋掉亲人的遗体,向着人生的前行之路,前进,前进,前进进。
可是邢夫人仍然哭个不休。
史可法道:别哭了,虽然高杰死了,可是朝廷是不会忘记你们的,说起来这事也真是奇怪了,你家这个翻天鹞子,一辈子杀人放火,不干好事,就是这次想干点正事,结果还让人家把脑袋切掉了。合着你们这些人干坏事的本事奇大,一碰正事就没咒念了,真拿你们没办法。
为了安慰伤心的邢夫人,史可法向马士英打报告,请求立高杰的幼子为兴平伯世子,这就等于在政治上肯定了高杰的杰出贡献。
邢夫人感激不尽,就说:那啥,史阁部,你真是个好人,求求你好人做到底吧。你看我这个儿子,年龄这么小,也没个人照顾他,你就收了他当干儿子吧,儿子,快点过来给你干爹磕头。
别别别,史可法连声拒绝:这个不合适。
为啥不合适?邢夫人不明白。
不为啥,反正就是不合适。史可法回答。
邢夫人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明白了,史阁部,你可是认为高杰是流寇出身,不屑于与我们为伍?怕我们弄脏了你的名声吗?
事实上,这是邢夫人将统兵的权柄送到了史可法的手中,只要他认为高杰的儿子为义子,这支军队就完全由他掌握了。有了这支军队,如马士英那种小人,谅也不敢再欺负他为人老实。而此后南明的局势,也不会『乱』到如此不可收拾的程度。
可是史可法,却想也不想的,就拒绝了这个机会。
如果说,史可法这一辈子真的做错过什么事情的话,那么这就是最错的一桩。
眼见得史可法如此愚腐,邢夫人目『露』杀机,伸纤手去『摸』她的刀。
这女人一辈子杀的人,多了去了,不差一个史可法。
可是这时候,史可法却说道:我虽然不能够认你的儿子为义子,不过呢,我给你推荐一个人,保证让你满意。
邢夫人问:是谁?
史可法说出一个名字来:
太监高起潜。
天啊,这个家伙还活着呢。
大太监高起潜,就是吴三桂的干爹,也是害死义士卢象升的凶手之一,此时这个家伙正负责江北兵马与粮饷,还是干他的老本行。
这件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史可法带着邢夫人回来,撤回到江苏白洋口。当地老百姓嘲笑史可法为人愚腐,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有民谣讥讽曰:
谁唤翻天鹞子来?
闯仔不和谐。
平地起刀兵,
夫人来压寨。
亏杀老媒婆,
走江又走淮,
俺皇爷醉烧酒全不睬。
民谣中的老媒婆,说的就是史可法。
史可法终究是民族英雄,顾不上和老百姓们计较,他摆平了这件事,急着调度军队,迎战左良玉。
而此时,李自成正在武昌城中,大阅兵马,要与清军决一死战。
18.大清国拒绝变态
清兵进入湖北。
满打满算,这支异族兵马,也不过是十三万人,还不如南明随便一支小部队的人数多,与李自成更是无法相比。
但这却是一支百战之军,尽皆骁死之士。
杀奔武昌,务须要搞掉李自成。一时间,沿途烽烟四起,旌旗蔽野,鼓角喧天,浩浩『荡』『荡』,头一站,是抵达襄阳。
襄阳知府,是大顺宰相牛金星的儿子牛铨,牛铨为清兵打开城门,迎其入内。正在武昌的李自成闻报,勃然大怒,就要找牛金星批评几句,却不料这一找,才发现这老牛,端的精灵古怪,他早已携带了两名妙姬,趁人不备,溜回到宝丰老家,做起了团团富家翁的日子。此后这牛金星就食有鱼,衣朱紫,睡美女,与流寇共同战斗的这些日子,成为了他晚年的美好回忆。
宰相牛金星逃了,李自成好生没趣,便召开军以上会议,商议如何对付清兵。
会议上,大家踊跃发言,纷纷举手,一致通过了最正确的决议:
逃!
不是逃,正确的说法,是战略转移。
现在的情形是,大家一见到清兵,两腿就不停的哆嗦,不转移还有什么办法?
逃也不能瞎逃,按老规矩,由大将田见秀率兵两万,向咸宁,蒲圻一带转移。
大将刘体纯率兵一万,向湖广,潜山等地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