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心似黄河水茫茫(第12/16页)

当时吴三桂头就大了,不敢声张,让这伙人快点进来。唐通也知道自己身在险地,悄无声息的跟在吴三桂屁股后面,一伙人贼一样的一溜小跑,跑进一间没人的屋子里。

吴三桂赶紧关上门,回过头问:啥事呀,你们一家伙来这么多的人,不是想搞什么斩首行动吧?

唐通笑曰:兄弟啊,你是百万军中的斩首专家,谁能斩了你的首啊,我给你介绍一下啊,这位是大顺朝新任命的兵『政府』左侍郎左懋泰……都是老熟人,以前咱们曾排成一列,给祟祯磕过头的。

带来白银四万两,赏赐辽兵。

此外另有白银一万两,黄金一千两,纪念币一千枚,专门赏赐吴三桂。

还有敕书一封,提升吴三桂为候。

候比伯高一级,这说明李自成对吴三桂,那是相当重视的。

另有一封信,是北京城中,吴三桂的亲爹吴襄亲笔手书。

但是这封信的口气,却绝非是吴襄之语,后来才查清楚,这封信,是大顺的宰相牛金星亲自『操』刀,写完之后,让吴襄抄了一份。

信中说:吴三桂,乖宝宝。又升官,真正好。大明亡,不得了。识时务,快检讨。归大顺,要趁早……总之,信中旁征博引,典故用了一大堆,信写得贼拉长,可说到底,就俩字:

投降。

15.大顺人民感谢你

咚咚咚,三声鼓响。

山海关中,吴三桂下令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

干部们纷纷到会,进来后小心翼翼的偷看吴三桂的脸,那张脸却好似三年没洗过的抹桌布,任谁也看不出个表情来。

吴三桂首先开口:大家好。

大家:首长好。

吴三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大家:首长,大家……不太好。

吴三桂沉下了脸:咋了,咋就不太好?

大家道:老板,我们不说,老板心里也应该是清楚的,我们的部队,整整十四个月没领到饷银了,士兵的工资,都是我们垫付的,现在我们没钱了,垫不动了,老板快点想想法子吧。

吴三桂:今天的会议,不讨论工资的事。

大家:……不讨论工资,那讨论啥呀。

吴三桂:你看你们这些人,满脑子的钱钱钱,跟你们说吧,现在的国际形势,是这个样子的,李自成的流寇,已经成了气候,势力庞大,无人敢捋其缨,唐通投降了,白广恩也投降了,就剩下我们这一支孤军了,可是孤军难立啊。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然后一起拿眼睛看着吴三桂。

吴三桂一拍桌子,站了起来:都城失守,皇帝跷辨子,我吴三桂受国恩隆重,理应冲敌而死,以报国恩,可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一个人也没咒可念,你们的意思是如何?

大家不吭声。

吴三桂追问:你们说话啊,你们的意思到底是如何?

大家还是不吭声。

吴三桂急了:跟你们把话说明白了吧,现在李自成的劝降使者,已经来了,我有两道命令给你们,一个是立即将说客推出门外,斩首,另一个是大开城门,鼓乐相迎,你们到底要执行哪道命令?

众将哭了:大帅,俺们都是笨脑子,咋知道应该执行哪道命令呢?

吴三桂赌气的坐下:爱执行哪道命令,你们就执行哪道命令吧,反正我的命令已经下达了,这没我的事了。

别的呀,大帅,你别这么修理我们啊。众将急了:我们是跟定了大帅,大帅说降,我们就降,大帅说死,我们就死,没二话。

真的?吴三桂表示怀疑。

众人站起来发毒誓:说了不算,欺骗大帅,全家死光光。

那好,吴三桂道:传令下去,鼓乐准备。

乐声吹打起来,一群女孩子端着花蓝,站在道路两侧,往空中撒着鲜花,张若麒满脸幸福,率唐通等人缓缓通过欢迎的队伍,到了吴三桂面前,先与吴三桂热烈握手:欢迎你,吴三桂,你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大顺人民感谢你。

欢迎仪式下一项,美女献香吻。

乐不可吱的接受了美貌少女的香吻,张若麒心『潮』起伏。

他说: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激动人心的时代,我老张有幸生逢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不枉此生啊。

然后张若麒奋勇挥毫,为这历史『性』的时刻题词留念:

大顺明天更美好。

16.少爷你可回来了

把山海关的边防关务,全部移交给唐通,吴三桂率辽远铁骑,去京师接受李自成的亲切接见。

老战友唐通送他出城,依依不舍的握手道别。唐通说:三桂,到了北京,见到了陛下,你一定要告诉他,就说山海关的全体官兵,想念他老人家,衷心的祝愿他老人家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吴三桂被这真情打动了,就说:放心吧,你们的心愿,我一定给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