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野猪皮二世行走江湖(第9/15页)

袁祟焕遭到斥责,心情极是郁闷,心说后方都是些什么怪人啊,噢,不和谈,不和谈也行,那你过来打啊,你他妈的缩在炕头上,就知道骂大街,我发什么神经呢,怎么想起来为这些人卖命干活?

事实上,明朝落后的战争体制决定了,大明朝对满清构不成任何威胁,最要命的是这个国家的逆淘汰体制,袁祟焕自从单骑出关,就将自己置于生死的边缘,对他威胁最大的并非是皇太极的清兵,而是大明王朝那心理极度阴暗的国民心态。

袁祟焕的想法,是趁议和的这个机会,抓紧时间修筑锦州,中左和大凌河三座城池,而皇太极呢,则是想利用这段空隙,拿下朝鲜。

朝鲜这个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类似于现在的经济特区,负责拿下朝鲜的,是二贝勒阿敏。

阿敏去了没多久,就带着朝鲜国王李觉回来了。

皇太极大喜,亲自下殿来与李觉聊天:老李,你为什么老是帮着明朝,跟我们满洲人过不去?

李觉答曰:陛下,我活了大半辈子,都没听说过啥叫满洲耶。

皇太极纵声大笑,曰:老李,你回国后,一定要珍惜咱们两国的友谊,中朝两国的友谊,是用鲜血凝结而成,来之不易啊。

李觉很是困『惑』:陛下,这满洲是中国,那明朝又是什么呢?

明朝啊,皇太极叹息道:那是一个伪政权,一个地方割据势力,不服王化啊,朕这边正在苦口婆心,做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希望他们『迷』途知返,放弃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老李啊,你闲着没事的时候,一定要帮朕劝劝他们。

一定的,那是一定的。李觉昏头涨脑的答应,捧着皇太极送他的一大堆人参鹿绒乌拉草,打马回国了。

送走李觉,皇太极回到御座上,叹息道:诸位爱卿,这明朝伪政权,脑筋比花岗石还要顽固,坚持不肯放弃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爱卿们,你们说这可咋办呢?

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众大臣举手高呼。

ok,皇太极目光炯炯,环视众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维护正义,我现在命令,八旗出动,与朕拿下锦州城。

13.自由属于大清国人民

皇太极亲自出马,率领大清众多的战将,德类格,济尔哈朗,阿济格为前队。岳托,萨哈廉,豪格为后队,皇太极亲统中军,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取路大小凌河,大军行至锦州城,停了下来,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饭还没有煮熟,就见有使者从锦州城方向络绎不绝而来:这些使者都是锦州城的大明守将赵率教派来的:报告陛下,赵率教问你家有没有女儿,他有个儿子还没有结婚。

皇太极笑曰:大明朝这些怪人,为使缓兵之计,什么怪招都使得出来,不理他,咱们吃饭,今天的伙食不错,有回锅肉耶。

这时候赵率教不光是跟皇太极胡扯,还派了人急奔宁远城袁祟焕处求救。

袁祟焕见了书信,笑道:皇太极这家伙,跟他爹野猪皮一样,最喜欢打运动战,别看他围着锦州城闹得欢,你一个不留神,他就奔咱们宁远来了。

宁远之兵,万不可动。

可如果不出兵援救,锦州城怎么办?

袁祟焕叫来祖大寿:祖大寿,你听着,给你4000精兵,要抄清兵的后路,注意不要恋战,要认真学习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拼命我就撒丫子跑,总之是不要与敌人进行深入接触,你的明白?

经略大人放心,祖大寿道:我心里有数。

袁祟焕放了心,又派了水师攻打清军的东路,以为牵制。

锦州保护战开始了。

皇太极亲自统兵上前:冲啊,与我杀啊,打倒明朝反动派,自由属于大清……锦州城下,杀声连天,滚木擂石,激落如雨。

所有的攻城,无非不过是三个老土的招术。

第一招:用云梯爬城墙,一旦爬上去,那就羸了。如果爬不上去,就用第二招。

第二招:拆城墙。拆城墙有两种拆法,一种是从地基下面拆,一种是对着坚固的城墙蛮干,北方的地质坚硬,所以拆城墙多用蛮干这一招。如果城墙拆开,大家一涌而入,就羸定了,如果拆不开,就用第三招。

第三招:破城门。相比于城墙,城门更易于攻破,就算你堵得再紧,好歹也是个孔洞,一旦被攻城者用利斧擂木劈开或是撞开,那也是羸定了。

皇太极先用第一招,众家兄弟正爬得欢势,突听后面喊声雷动,原来是祖大寿和吴襄带着游击队杀来了,皇太极急忙撤兵,去追杀祖大寿,却哪里追得上?祖大寿乃辽东第一长跑健将,连野猪皮都追他不上,皇太极就更没有咒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