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建功立业谈笑间(第16/17页)

只要是抓到贼人,就会以最残酷的手法将其杀死。这个是战时的常态。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贼众中居然还有人能够逃过一死,让士兵们捉了活的。

如此之人,肯定有他的小门道,倒未必全都是运气的因素。

阳明先生起了好奇之心:给我把俘虏带上来。俘虏被拖了下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阳明先生喝道:抬起头来。

那俘虏把头一抬,阳明先生仔细看那张脸,顿时乐了。

俘虏的这张脸,真的很难形容。就这么说吧,如果有这么一张脸,即使是你在心怀怨怼的情形下,都不会砍了他,那么阳明先生现在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张让你无法下刀子的脸。

这张脸,似乎可以用亲和来形容,其中掺杂了几分惊恐,又有点儿像是狗的表情,无知、天真,又时刻充满热情。这样的一张脸,你踢他一脚倒是没关系的,真要是让你下刀子砍,你肯定下不了手。难怪此人在这种情形下,还能保住性命。

他的脸长对了。

终极智慧的问答

佛家说:相由心生。这个俘虏的相貌长得如此贴切,莫非他是个大善人?

可这世上,哪来的当山贼的善人呢?

佛家所说的相,与我们日常所见的相,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虽然这二者都是表象,但高僧能从你的淡定中看出浮躁,从你的俊俏中看出贪婪与邪恶。若人的相貌与人的内心直接关联,那这世道就好办了,只要把长得丑的通通关进监狱,把长得美丽漂亮的,通通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岂不美哉?

事情没那么简单,一个人容貌长得比较亲和,只是他脸上的轮廓肌肉比较合作,与他的品性没有丝毫关系。

但一个人的长相,却会影响到别人对他的看法,直接影响到此人的人生。

这些个道理,阳明先生尽知。所以阳明先生冷声问道:你在贼巢之中,地位恐怕不会太低吧?那俘虏连连摇头:不不不,我就是个小喽啰……

阳明先生大怒:好个不知死活的东西,到了这步还要瞒天过海,难道你父母生下你,就这么不值钱吗?非要为群贼卖命而死,死后还要连累家小?推出去,枭首示众!

这时候俘虏才慌了神,连忙摆手求饶:大人饶命啊,饶命啊,我说我全说,小人的名字叫钟景,刚刚随谢志珊等逃到了桶冈,只因为小人的长相富有亲和力,比较容易取得人的好感,蒙混过关,所以谢志珊差小的来打探情报……

果然是这样,这个钟景就因为长相有亲和力,所以贼首谢志珊就高看他一眼,单单选择他来打探情报,可见谢志珊也是个懂得用人之贼。

此番钟景的来历被阳明先生一眼看破,钟景再也无咒可念,终于死心塌地投降了,情愿临阵反水,帮助阳明先生剪灭谢志珊。于是阳明先生吩咐给他酒肉,让他把桶冈地带的地形与山寨布置,画一张清晰的图出来。

拿到钟景画出的详细地形图,阳明先生笑道:每一座牢不可破的堡垒后面,都有一条直抵其内的秘道。

正如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最软弱的敏感点。只要找到它,你就能赢!

传令三军,即刻出发,径取桶冈匪巢!

仍然是一成不变的老战术,兵分奇正二路。奇兵以极少数精锐人马组成,秘密行动,事先携带炮铳战旗,潜入到贼巢最高处埋伏起来。单等到大军杀到,再行放炮竖旗。正兵就是个横冲直撞,连踢带打,直接进攻。

这种战事是不会有什么悬念的,震天的喊杀声中,贼巢之中突然炮响,随即是浓烟并烈火同起,官兵的大旗随风飘扬。然后所有的官兵齐声呐喊:贼巢破了,杀贼啊,杀啊!

贼首谢志珊眼看这情形,只能是哀叹一声,束手就擒。

遇到阳明先生,真是没咒可念啊。

逮到贼首谢志珊后,阳明先生与他有过一段亲切的谈话,这段话,是任何一本研究阳明先生的书都要引用的。所以我们也非要引用不可:

先生奉新奏准事例,即命于辕门枭首。临刑,先生问曰:汝一介小民,何得聚众如此之多?

志珊曰:此事亦非容易。某平日见世上有好汉,决不肯轻易放过,必多方钩致,与为相识,或纵其饮,或周其乏。待其感德,然后吐实告之,无不乐从矣。负千筋气力者五十余人,今俱被杀。束手就缚,乃明天子之洪福也。又何尤哉?

因瞑目受刑。

先生他日述此事于门人曰:吾儒一生求朋友之益,亦当如此。

后人论此语:不但学者求朋友当如此,虽吏部尚书为天下求才,亦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