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解偈语秉烛山中夜 敲竹杠先说口头禅(第7/8页)

“有什么祸事吗?”孟冲的心提到嗓子眼上。

“是不是祸事,我说出来,孟公公你自个儿揣摸。”冯保狡狯地眨眨眼,接着说道,“咱们有什么说什么,先帝在的时候,你这个司礼监掌印的确让先帝满意,但是,你却无意中伤害了一个人。”

“谁?”

“李贵妃。”

“她?”孟冲倒吸了一口冷气,紧张地问,“冯公公,贵妃娘娘她说什么了?”

“她今天把我找到乾清宫,数落了你四大罪状。第一,你把奴儿花花弄进宫来,把先帝迷得神魂颠倒;第二,你偷偷领着先帝乔装出宫,跑到帘子胡同找娈童,让先帝长了一身杨梅疮;第三,你把四个小娈童化装成小太监弄进宫来,被太子爷,也就是当今皇上瞧见了,你又指使钟鼓司杀人灭口,弄死了那个王凤池;第四,也是贵妃娘娘最不能饶恕的,你把那个妖道王九思引荐给先帝,还弄出征召一百双童男童女配制‘阴阳大补丹’的闹剧。先帝英年早逝,就因为你这一系列的馊主意。”

冯保娓娓道来不见火气,可是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在孟冲听来都如巨雷轰顶。冯保一席话完,孟冲已如木头人一般,惟一证明他是个活人的,是脑门子上密密地渗出一层豆大的汗珠。冯保见他这副样子,心中有一种快感。他把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提着嗓门说道:

“孟公公,你怎么不回话呀?”

“啊,”孟冲如梦初醒,定了定神,然后哭丧着脸说道,“冯公公,你也别绕弯子了,是不是新皇上让你传旨来了?”

“传什么旨?”冯保一愣。

“赐死呀,”孟冲撩起袖子往脸上连汗带泪胡乱揩了一把,哽咽道,“先帝宾天之日我就想到了,会有这么一天。”

看孟冲这副德性,冯保差一点没笑出声来,但他忍住了。想了想,说道:“皇上昨日刚登基,还顾不上下这道旨,但我听李贵妃的口气,倒真恨不能立刻就把你孟冲打入十八层地狱。”

孟冲噙着泪花说道:“事到如今,我也无需辩冤了。不过,冯公公你也清楚,你数落的那四条罪状,条条款款,都是奉先帝旨意办的。”

“孟公公,你若这么说,只会惹怒李贵妃,真的招来杀身之祸。而且,把四件事全都推在先帝身上,亦与事实不符。”

“有何不符?”

“没有你从中撺掇,先帝怎么会知道那个王九思?”

孟冲勾头不语,冯保又说:“王九思现就拘押在东厂,几次受刑下来,他把什么都交待了。”

“啊,他说了些什么?”孟冲一脸惊慌。

“他说的太多了,”冯保欲擒故纵,兜着圈子说,“若把他的口供交到三法司,孟公公,你恐怕十个脑袋也保不住啊。”

孟冲再也坐不住,起身走进内院抱出一个红木匣子来,双手把匣子递给冯保,失魂落魄地说道:“冯公公,王九思让我把他引荐给先帝,答应事成后送我十万两银子,后来又给我送过两张银票,总共十五万两银票,都在这匣子里了,我现在全都交给你。”

冯保打开匣子一看,果然躺了三张银票,他仔细看了看,都是京城头号钱庄丰隆号见票即兑的一等一银票。顿时心中一阵狂喜,他今夜前来,要诈取的就是这个。其实,王九思在东厂大牢里屁事也没交待,冯保凭直觉就断定孟冲在王九思身上吃了不少好处,就想诈他一诈,没想到这个憨头,一诈就灵。银票到手,抬头再看看冲一副待剐的狗熊样儿,顿时又动了恻隐之心。

“孟公公毕竟是老实人,”冯保假惺惺地叹口气说,“但总该记得古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孟冲心里头酸楚,咕哝着说:“古训太多了,我记得还有一条,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我现在是寇了,说是寇,这是我孟冲抬举自己,其实我是被绑到案板上的猪,等着被剥皮。”

冯保扑哧一笑,打趣说:“谁敢剥孟公公的皮,我冯保不依。”

“你?”孟冲听出话中有缝儿。

“老孟啊,”冯保改了一个亲切的称呼,动情地说,“我们两个,差不多同时进宫,都四十多年了,平常虽然锅里不碰碗里碰,闹些小别扭。但真正碰到较劲儿的大事,立时间,那份感情就塞满心窝子。你想想,你眼下这个处境,我冯某能见死不救吗?”

孟冲深知冯保的秉性:哪怕明天就要动你的刀子,今天看见你还是一个哈哈三个笑,绝不让你看出任何蛛丝马迹来。现在见冯保的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根本不敢相信。但他毕竟是出了名的“憨头”,言语上兜不了弯子,这时忍不住直通通地问:

“冯公公此话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