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帝国飘摇 第四章 成熟(第8/9页)

而对于《本草纲目》的意义,其实不需要用它的传播范围以及受到的夸赞加以肯定,我们只要知道,它的出现已经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直到现在仍然继续,这就够了。

鲁迅先生除了痛斥庸医外,自己也当过医生,当然,之后他又不干了,原因大家在课本里都学过,他觉得医人无用,“启发民智”才是正道。

对于这个判断,自然不能说错,但凑巧的是,我看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具体多久我也不知道),有一个医生,这位医生的医术很高明,很多人来找他看病。

当时恰逢战乱,打得你死我活,敌对双方的受伤士兵都来找他治疗,他来者不拒,悉心照料使他们很快康复。

很快,他就惊奇地发现,原先治好的人竟然又负伤了,还是来找他,没办法,战争年代刀剑无眼,其实我们也不想光荣负伤,您受累了。

看起来这场仗时间很长,不断有新伤员来找他,但让人高兴的是,老伤员似乎越来越少——战死了就不用治伤了。

如此周而复始,他终于崩溃了,我治好了他们,他们又去打,然后又负伤,我再去医治,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于是他丢掉了药箱,远离了诊所,跑到山区隐居起来。

但没过多久,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又回到了诊所,照旧开始医治那些负伤的士兵。

于是有人问他:

“为什么你会回来医治这些人?”

他笑着回答:

“因为我本就是个医生啊!”

这就是最终的答案。

无论徐阶是否斗倒了严嵩,无论张居正是不是一个杰出的改革家,都不关李时珍的事,他只是一个医生,他知道,生命很珍贵,也很柔弱,作为一个医生,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生命的存在。

这就是明代医生李时珍的觉悟,以及他抛弃荣华富贵,历经困苦三十年著书救人的唯一动机与目的。

〖在我被吸收为医学事业中的一员时,我严肃地保证将我的一生奉献于为人类服务。

我将用我的良心和尊严来行使我的职业。我的病人的健康将是我首先考虑的。我将尊重病人所交给我的秘密。我将极尽所能来保持医学职业的荣誉和可贵的传统。我的同道均是我的兄弟。

我不允许宗教、国籍、政治派别或地位来干扰我的职责和我与病人之间的关系。

我对人的生命,从其孕育之始,就保持最高的尊重,即使在威胁下,我决不将我的医学知识用于违反人道主义规范的事情。

我出自内心和以我的荣誉,庄严地作此保证。

——1948年医学日内瓦宣言〗

我知道,李时珍没有读过这一段宣言,但他做到了。

他告诉我们,最伟大的人是没有派系的,最伟大的爱是没有分别的。

所以,在我国漫长的你死我活斗争史中,我写下了这一节,并以不朽命名,以纪念这个医生,这个超越信仰与差别,以一己之力挽救无数人生命的伟大人物。

伟大的李时珍医生永垂不朽!

【禁书】

与上一节不同,这一节我考虑了很久才落笔,按说嘉靖都死了,追悼会也办完了,事情就完了,该他儿子出场了。

如果还要接着搞总结,相信会有人说我罗嗦,天地良心,我从来不管小事,问题不闹得天翻地覆,鬼哭神嚎,是断然不会被写下来的,而这嘉靖年间的最终问题,如果不写,实在是对不起那几位光辉人物,于是我毅然决定,把这个最后的问题写完。

嘉靖年间是个多事的时代,嘉靖本人复杂,连带着他的大臣、子民跟着一起复杂,什么事都有,什么人都出,忠臣、奸臣、骂臣、海盗、汉奸、英雄、还有日本、葡萄牙、西班牙等多国友人进来掺和,不热闹是不可能了。

对了,还漏了一个,文人。

嘉靖这四十五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时期,有人说是嘉靖中兴,也有人说是亡于嘉靖,但有一点是大家都不否认的——灿烂的文化。

除了杨慎、王世贞、徐渭等人的诗词书画外,更值得人们骄傲的是,在这个时期前后,伟大的明代四大名著已经全部诞生,并得以发扬光大,它们分别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及《金瓶梅》。

由于《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老熟人,所以成书年代也差不多(明初),而到嘉靖年间,由于市民文化普及,这两本书已经家喻户晓,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至于《西游记》,我们目前得知的是,其作者为吴承恩,江苏淮安人,其它情况不是不详,就是存在争议,吴先生就如同孙猴子一样,神出鬼没,难以捉摸。

而《金瓶梅》,应该是争议最多的一本书了,连成书时间都存在争议,不过大抵也就是嘉靖后期到万历之前的这一段,跑不了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