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部 幕府将军 三 江户抱负(第5/6页)

“这……这又是为何?”

“身为公卿,自会有诸多束缚。因而父亲才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以武士统领之身治理天下。这话当然先不必为外人道,不过今后,你也要如此这般教育儿女。”

阿江与还未能完全领会夫君的意思。她曾一度嫁入公卿之家,而且秀吉也是以关白身份执掌天下权柄,因此,她一直以为,德川之途亦如此。她眨眼看着丈夫,目光充满疑问。秀忠不言,他认为应让妻子多想想,最后再向她解释,方能让她真正明白此中深意。

“是要与太阁大人不一样吗?”

“对。”秀忠加强语气,“太阁乃是拥有武力的公卿。换言之,太阁乃是以文官身份执掌天下。但这不过是权宜之计。众所周知,太阁大人出身,非武士非公卿,无奈创了‘丰臣’这个姓氏。然而治理国家,根本上还得背靠武功。天下离开了武功,便一日不能太平。”

阿江与瞪大眼睛,看着丈夫不停蠕动的嘴唇。她还是第一次看见秀忠这般健谈。

“然而德川从一开始便是武士之家,乃新田源氏后裔。因此,便可以武家统领身份治理国家。只要有此决心,德川家主便不允许过高枕无忧的安逸生活。因此,我们并不期待朝廷的官位。”

“那么……是另有职位吗?”

“那是当然。虽然整天诵经念佛,但足利氏代代都是征夷大将军啊。”

“这,将军家……”

“正是。只是足利将军的生活与朝廷没甚两样,从而失去了统率天下的实力,也才导致这让人棘手的乱世。若一开始足利氏就重视实力,不许任何人轻举妄动,太平自会持续至今。”

阿江与夫人的眸子渐渐恢复了光彩。她脾气比秀忠率直,目睹过种种人事沉浮,荣华败落多有所历,听了这些话,与秀忠的感悟大不一样。她喃喃道:“妾身似终于明白了。”

“若真明白了,便不能允许自家女人追求奢侈。武家的生活本应始终以俭朴为第一,做到自给自足。”

阿江与道:“就是说,并无必要再将天下还给秀赖了?”

将来要归政外甥一事,似乎一直是阿江与的一块心病。然而听到这话,性情耿直的秀忠勃然变色,“你……你刚才说什么?”

“妾身是说,秀赖十六岁时归政一事。这话冒犯到大人了吗?”

“真是混账想法!”秀忠毫不掩饰地怒吼道。

阿江与夫人很少看到夫君像今日这样,她忙伏在地上,良久方敢抬头。她一脸惊恐,心中却是另一番滋味。正直严谨的秀忠有时会让她心生敬畏,因而在与丈夫说话时,她常常心口不一。

“请大人见谅。妾身只是心中怎么想便怎么说。除了女儿,应该无人听到。”

“这不是有无人听到的事!”

“即使心中这么想,也不能问一问吗?”

秀忠气得浑身发抖。他看见长女千姬眨着一双聪慧的眼睛看着自己,方按下怒气,缓了缓脸色,道:“日后,这种事休要轻易出口!因为石田之乱,局势有所变化。少君是否合适做将军,得到日后方知。”

“若秀赖品性气度均适合做将军,便要将权柄交还给他?”

“休要再提此事!即便父亲将将军之位传与我,秀赖是阿千夫婿,又有什么妨碍?”

阿江与夫人微微一笑,道:“那妾身得快快生个男丁了。”

秀忠不答。

“到时,让父亲大人看看谁才适合当将军。妾身若不悉心调教,父亲大人也会失望。”

秀忠又瞪了妻子一眼,但转念一想,她说得也不无道理,遂作罢,转头看向侍女端上来的晚饭。秀忠的俭朴丝毫不亚于其父。因为他好久没回城,才上了一条鲷鱼。秀忠看着那条鲷鱼,又说起了另一桩事:“父亲大人说,近日内会把祖母接到伏见去。”

“是啊,祖母必甚是高兴。这次战事,最担惊受怕的恐是她了。”

“是,都已经七十四岁的人了。”

现赡养在城中的家康生母於大,如今法号传通院光岳蓉誉智光。天正十八年八月,家康到江户后不久去纵鹰狩猎,在归途上发现了一座荒废的寺院,于是起名传通院,定为母亲的菩提寺。

“前田家的芳春院不知是否康复了?”

“是啊……近来也没去望候。”

“那前田家啊……”秀忠拿起筷子,淡淡道,“要把子姬许配给他家。”他语气里有些对妻子的顾虑。

阿江与夫人猛抬起头,盯着秀忠:“刚才,大人说……说什么?”

秀忠装作没听到,把汤碗送到嘴边。

“大人,您方才说子姬?”

见夫人不肯罢休,秀忠方又郑重其事道:“我是说,把子姬许配给了前田家。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