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第三十(第2/4页)

1940年,海明威出版了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名字引自约翰·邓恩的《祷告》:“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欧洲就少了一点;如果一个海角,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敲响。”

1941年,裕仁天皇发动太平洋战争。在开战的最后一刻,裕仁吟诵他祖父在日俄开战前下决心的诗:“四海皆兄弟,何缘起风波。”他批准了对美开战。

罗斯福去世后,华盛顿教区的安格斯·邓恩大主教给他主持了简短的主教派葬仪,他在祈祷后的悼词中引用了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中的那句话:“我们唯一必须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变退却为前进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可名状的、缺乏理性的、毫无根据的恐惧。”

1945年7月16日上午5时24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的“三一”试验场内30米高的铁塔上,进行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核试验。面对巨大的爆炸,曼哈顿工程负责人之一、被称为“原子弹之父”的著名科学家奥本海默在核爆观测站里感到十分震惊,他想起了印度一首古诗:“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圣灵逞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我是死神,我是世界的毁灭者。”

1945年,“二战”结束。带领英国人民走向胜利的丘吉尔却被抛弃了,他后来引用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的话说:“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

英国议院关于印度独立问题的议会辩论,结束了优等民族的命运。任何讲话都没有塞缪尔子爵的评论更能概括描述英国立法者们当时的心境:“毋庸置疑,当人们谈及大英帝国时,最好引用莎士比亚评论考特男爵麦克佩斯时的话语:‘他的一生行事,从来不曾像他临终的时候那样值得钦佩。’”

达利的画风日趋成熟,他吸收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思想理念,他对弗洛伊德关于性爱对于潜意识意象的重要性很赞同:“当我们的清醒头脑麻木之后,潜藏在身上的童心和野性才会活跃起来。”

由于把日本的安全置于美国的羽翼之下,吉田茂同时招致主张重整军备的右翼分子和反美的左翼分子的反对。公开接受某种形式的泛亚中立主义,这在政治上对吉田会更好办一些。但吉田认为,对于一个弱小的国家来说,中立是毫无意义的。他引用日本古老的格言提醒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

1955年4月18日,12位爱因斯坦最亲近的人聚集在一起,与他告别。其中一人吟诵了歌德的诗句。诗曰:“我们全都因他受益,他的教诲惠及全球,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早已传遍人间。他如将陨的彗星,光华四射,无尽的光芒与他永伴。”

奥尼尔在生前最后两年半时间里,一直住在波士顿市谢尔登旅馆内。妻子卡洛塔隔离了他跟旧友的来往,使他心情沮丧,极愿了却此生。在去世前一个月,他感伤地向卡洛塔吟诵英国诗人奥斯丁·多布森的诗作《在我身后的日子里》,着重重复了其中一句:“他一生忠实于艺术创作,从未为耻辱或贪欲服务。”

每年的6月底到7月初,在英国都要举行世界上最古老的网球赛事——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球员必经的中央球场入口大门上方刻着一行字。那行字其实是吉卜林的一句诗:“你是否能在失败之后拥抱胜利,并认识到二者皆为虚幻?”

1958年,尼克松问赫鲁晓夫,苏联新闻界为什么赞同当年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共产党领导的乌合之众对他们夫妇所进行的袭击。赫鲁晓夫回答说:“我们有一句谚语:‘您是我的客人,但真理是我的母亲。’所以,我将回答你提出的非常严肃的问题。你们是那里的人民发泄正义的愤怒的目标。他们的行动不是针对你个人的,而是针对美国的政策——针对你们美国失败的政策。”

肯尼迪的政治事业并非一帆风顺。他在演说中多次引用过一首传奇式的诗篇:在生命行将熄灭的余烬里,令我引以为憾的是:我做“对”了时,没有人会记住,我做“错”了时,没有人会忘记。

弗兰克·波曼是美国第一次飞出地球轨道任务的指挥官。当他在25万英里外的天空中回望着地球时,他念出了《圣经》的第一句话:“起初神创造天地。”这话从太空中传回地球。他解释说:“我有种很强的‘感动’,宇宙中一定有一个远超过任何人类的力量,那就是神,那一定也就是宇宙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