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悲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背后的阴影(第2/6页)
凌晨2点10分左右,4号厂房的大火基本被扑灭——事实证明,这有效阻止了大火向3号厂房里的核反应堆蔓延,避免了第二次核爆炸。
但是,这些消防队员奇怪地发现自己开始头晕,并且剧烈呕吐。一批消防员被换了下来,另一批又顶了上去。
几个小时之后,第一批赶到火场的消防队员全都因为剧烈呕吐和晕眩被送到了医院。
在之后的3个月内,包括普拉维克和基别诺克两名中尉在内的一批消防员和工作人员,全部去世。
他们去世时非常痛苦,皮肤脱落,全身有灼烧感。
他们全都是因为得了辐射病而去世的。

纪念扑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火的消防员的雕像
消防队员维克多·比库恩是第一批消防队员中少数存活下来的人。他因不断地呕吐被同事送到了医院,医生后来开出的证明显示:他在一小时的救火过程中,受到了260伦琴的辐射照射。
比库恩后来的回忆是:“那时没有人考虑回报,我所想到的是,女儿们在家里,镇上的人都睡着了。”
4
爆炸发生的3个多小时后,消息传到了克里姆林宫。
但戈尔巴乔夫除了知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一场火灾”之外,并没有获得太多的信息。他立刻询问了当时苏联的最高科学权威——苏联科学院院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亚历山德罗夫院士。
这位年届83岁,早已脱离一线的院士自信地告诉戈尔巴乔夫:“反应炉绝对安全,甚至可以装置在红场。过程跟煮茶没两样,就像在红场摆个茶壶一样。”
没有人把切尔诺贝利的事故当回事——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发生了爆炸。
4月26日的白天,整个普里皮亚季市一切照常,有人说昨天晚上核电站发生了火灾,但没有人提到爆炸。
但是,一批来调查灾情的军队,已经开到了普里皮亚季市。带队的克伦班克亚上校开始测量市内的辐射指数。
在这一天的中午,克伦班克亚上校测得的辐射指数是0.2伦琴——大气中的正常辐射量是0.000012伦琴。
这座城市的辐射指数已经超过正常值1.5万倍!
到了傍晚时分,普里皮亚季市的辐射值超过了正常的60万倍,这甚至一度让克伦班克亚上校怀疑是不是测量机器出了问题。
他们当时并不知道,3公里外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内,反应炉还在燃烧,辐射还在继续加强。
而由于官方没有发布任何消息,在普里皮亚季市,大人们正常上班、下班、散步、吃饭,而孩子们在广场上欢快地嬉戏。
意识到事态严重的克伦班克亚上校立刻派了一支侦测队,前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去测辐射值。侦测队带回来的测试结果让上校非常后悔让几乎没穿什么防护装备的手下去冒那个险。
测试结果显示:2080伦琴!
测试的数据在第一时间被传回了莫斯科。
这下克里姆林宫才彻底紧张了起来。戈尔巴乔夫立刻下令紧急成立政府委员会,将全国顶尖的核能专家全都召集了起来。
委员会当晚做出的第一个决定,是立即撤离普里皮亚季市的全部居民。
4月27日上午11点,在事故发生后的33个小时,苏联终于开始采取第一批安全措施——1000辆巴士抵达了普里皮亚季市。
普里皮亚季市的居民被告知,他们只有两小时的时间用来打包,然后一律在自己的家门口等候来接。

普里皮亚季市至今还大致保留着当初人们迁离时的样子。很多家门口都贴上了纸条,写了很多不舍得离开的话,比如:“亲爱的好心人,请不要在这里寻找贵重物品,我们没有贵重的东西,想用什么尽管用,但是请不要把这里弄得乱七八糟,我们会回来。”
下午5点,全城居民开始撤离。很多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以为,只是去外面暂住一段时间,很快就能回到自己的家里。
但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再也回不来了。
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遭受了过量的辐射,在接下来的岁月中,各种辐射病乃至死亡,将接踵而至。
4月28日晚上,普里皮亚季市终于成了一座空城,而由著名核子物理专家勒加索夫院士率领的科学团抵达了这座城市,将总部设在普里皮亚季大饭店。
和他们一起进驻这座城市的,还有大批的苏联红军。
虽然他们已经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以及决心要解决这个事情,但他们的心态依旧很乐观。
很多人认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概在五六月份就能恢复使用。

俄罗斯新闻社的摄影记者伊戈科斯汀是第一个拍到4号反应堆裂口的记者,他的相机很快就因为辐射而卡壳了,底片也都变成了黑白色,当时他不知道这是因为辐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