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熟悉的那个欧洲公主,真的幸福吗?(第2/5页)
再强势的母亲,最终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开心的。
5天后,奥地利皇帝宣布和茜茜公主订婚。
8个月后,在维也纳的奥古斯丁教堂,一场盛大的婚礼持续了三天三夜,陪着姐姐去出嫁的茜茜公主,就这样成了奥地利皇后。
这是一个似乎只存在于童话书中的爱情故事,不过,这个故事只是刚刚开了个头:公主嫁给了国王,后来幸福吗?
3
正如你们预料的那样,茜茜在经历了最初的甜蜜之后,便开始体会到皇室宫廷的另一面。
因为有一个相对开明的父亲,茜茜从小生活在相对不受礼仪束缚的环境里,甚至有相当长的时间可以在山野之间玩耍,但奥地利皇室的宫廷,一切都有规矩,一切都讲礼仪,这让她非常不适应。
更糟糕的是,即便茜茜想遵守宫廷的规矩,也未必能得到很好的机会,因为她虽然出身贵族,但其实并非皇室正统血脉,这在讲究出身的宫廷里是会被人看不起的。
在其他沟通和交流方面,茜茜虽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当时欧洲的宫廷里普遍流行说法语——从小就说巴伐利亚语的茜茜完全不会,这也阻碍了她和王公大臣以及贵族之间的交流。
茜茜是皇后,这点毫无疑问,但在宫廷,皇后的地位和尊严,很多时候取决于她生出的孩子——或者她能否生出孩子。
和约瑟夫皇帝结婚第一年,茜茜就生了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取名为索菲——这个名字不是茜茜起的,是她的婆婆索菲起的。
茜茜不仅没有给自己孩子起名的权利,连陪伴自己孩子的权利也是没有的。按照宫廷的规矩,孩子出生没多久,就被婆婆索菲派人给抱走了。
一年之后,茜茜又生下了第二个孩子,依旧是女儿,取名为吉塞拉——和姐姐索菲一样,茜茜不能给孩子取名,更不能和孩子待在一起。
婆婆索菲对此行为的解释是:“茜茜自己还是个孩子,哪里会照看孩子?”

据说索菲皇太后年轻时也是一位大美人,她甚至和拿破仑二世(拿破仑的儿子)传出过绯闻
但茜茜现在面临的最严重问题,已经不是和婆婆争夺孩子抚养权,而是危及她皇后地位的一件事——她没有生出儿子。
有一天,茜茜在房间的桌子上发现了一本小册子,有些句子下面被画了重点线:
“……王后的职责自然是诞下王位继承人。如果王后幸运地为国王带来了王储,那么她的野心就该终结——她绝不应该干预帝国政府事务,关心这些事不是女性的任务……如果王后没有生下儿子,那么,她在这个国家内只不过是一个外国人,而且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外国人。因为她永远不希望在这里被亲切地看待,并且一定盼望回到自己的祖国,因此,她总是设法通过非正常手段赢得国王。她将通过钩心斗角和挑拨离间争取地位和权力,危害国王、国家和帝国……”
虽然没有证据,但最可能放这本小册子给茜茜看的,就是她的婆婆索菲。
文中的“干预帝国政府事务”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1857年,20岁的茜茜和丈夫约瑟夫一起访问了当时臣服奥地利的匈牙利。
远离奥地利宫廷生活的旅行让茜茜变得非常开心,她很快爱上了匈牙利和那里的音乐、艺术以及人民,甚至开始自愿学习匈牙利语——但是,茜茜的婆婆索菲以及一班宫中的贵族是非常讨厌匈牙利的。
这次愉快的旅行最终却是以悲剧收场的:茜茜的两个女儿在旅途中腹泻不止,二女儿吉塞拉恢复了过来,而大女儿索菲却没有挺住,最终夭折。
女儿的去世对茜茜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甚至被认为是之后困扰她一生的抑郁症的源头,从此她开始变得郁郁寡欢,而对二女儿吉塞拉的爱也大不如前。
一个公主嫁入宫廷的美好爱情故事,眼看就要以悲剧结尾,但此时又出现了一个转折——1857年12月,茜茜再度怀孕,9个月后,生下了鲁道夫。
这个孩子,是整个奥地利宫廷从上到下都盼望的男孩。
4
母凭子贵,在中外宫廷都是一样的。
生下了皇太子鲁道夫,茜茜在奥地利宫廷里的地位渐渐提高了。当索菲太后试图像之前的两个孙女一样抱走鲁道夫的时候,茜茜在忍了几年之后,终于站出来反抗了。
鲁道夫最初显然是被按照奥地利未来皇帝的标准培养的,所以他被安排了大量的军事化教育,被委派的教官甚至将6岁的鲁道夫扔到水里“培养他的勇气”。眼看性格懦弱、敏感的鲁道夫即将被逼疯,茜茜给皇室下了一道最后通牒:
“我要求掌握一切有关孩子问题的决定权,他们所处的环境、居住的地方、受教育的方式,一句话,这一切都由我一人决定,直至他们成年。此外,我还要求,一切涉及我个人的事务,包括对我周围人员的选任、停留的地点、内宫一切部署,全部由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