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之死(第2/4页)
1890年6月,梵高为自己的治疗医生加歇大夫画了一张肖像画。100年后的1990年,这幅名为《加歇医生》的肖像画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被拍卖,3分钟之内就被日本人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拍走,创下了有史以来最贵艺术品的纪录。这个纪录直到2004年才被打破。当时全世界最贵的10幅名画,5幅都是梵高画的

梵高学画后不久的作品《海边的渔夫》。人脸可能因为画坏了而被抹去了。陈丹青非常喜欢这幅画

《吃土豆的人》
于是,在1886年,34岁的梵高就到了巴黎。
巴黎的各种艺术潮流给从乡下来的梵高造成了极大的震撼,而其中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印象派”。
还记得梵高在《吃土豆的人》中运用色彩的技法吗?到了巴黎之后,梵高的画就变成了这样:

梵高的《播种者》
而在最早,梵高临摹米勒的《播种者》,是这样的画风:

左边是米勒的《播种者》,右边是梵高的临摹作品

梵高自己经常提起的一幅作品《阿尔勒的卧室》。这是他自己的卧室,简单的布置通过色彩的渲染,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摄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梵高《割耳后的自画像》。关于梵高割耳的原因,有几个版本,有说他自画时嫌自己耳朵不好看才割掉的,也有说他接到弟弟提奥要结婚的信之后一气之下割掉的。但无论如何,看到这幅画于割掉耳朵后一个月的自画像,相信梵高自己的心态已经趋于平静

1890年6月,梵高第二次精神崩溃进医院疗养期间,创作了这幅代表作之一《星月夜》。此时离他去世只有一个月时间了
梵高的画风开始大变,色彩明亮,涂抹浓厚,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风范。
第三点,自然就是他性格孤僻,精神异常。
梵高作为家中的长子(哥哥夭折),其实还是颇受宠爱和期待的。但是,梵高的性格却始终无法处理好这样的压力,最终造成了性格上的扭曲乃至精神上的失常(梵高的生平故事限于篇幅,本文不加以展开)。
关于他精神失常最有名的故事,无疑就是他与惺惺相惜的朋友高更争吵之后,一刀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并将它打包后送给了一个妓女。
梵高曾经两次精神崩溃被送入医院治疗,而对于一名艺术家而言,公众更愿意相信,精神和情绪上的波动,更有利于他们创造出普通人无法企及的作品。
所以,纵观梵高的一生,很多人都会得出一个结论:自杀,可能是他唯一的归宿。
而事实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但是,人们往往会忽视一点,那就是梵高作为一名虔诚的信徒和传教者,其实是一直反对自杀的——他一直都表示,自杀是“道德上的懦夫行为”和“不诚实的人的行为”。
等等,那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梵高真的是自杀的吗?
4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梵高“自杀”的那一天——1890年7月27日。
关于梵高自杀的那个说法,其实存在一系列的疑点:
第一,经医生鉴定,枪是从距离身体较远的地方开的,而不是从很近的地方开的——那梵高是如何做到自杀的?
第二,警察之后去了梵高所说的那片麦田,所有的画具,包括那把手枪,都不见了——如果是自杀,那些东西都应该在。
第三,警察在询问梵高是不是自杀时,他一直含糊其词:“不要指控任何人,是我自己想自杀的。”——他似乎想掩饰什么。
第四,至少有两个目击证人证实,当初梵高去的是夏彭瓦尔村——那与梵高说自己自杀的麦田是截然相反的方向。
第五,梵高没有留下遗书,且就在他“自杀”前不久写给弟弟的信里,还描述了自己对未来的打算和规划——他不像是一个要自杀的人。
那么,面对这些疑点,梵高真的是自杀的吗?

梵高的画作《麦田里的乌鸦》。这幅画画于1890年7月,就是在他结束自己生命的那个月。整个画面虽然由金黄和蓝色两个主色调构成,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所以这幅画曾一度被传为他自杀前画的最后一幅画作
5
梵高有可能是死于他杀。

《花瓶中的十五朵向日葵》可能是梵高最早为大众熟知的作品。这幅画在1987年就拍出了3950万美元的价格——还是由日本人收购的,现收藏于东京损保日本东乡青儿美术馆。梵高一生对日本的浮世绘非常痴迷,而日本人也对梵高的画有极强的收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