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出罗马城,就是为了独霸亚平宁(第11/12页)
公元前280年春,皮洛斯率领22万步兵、3000骑兵和20头战象登陆意大利。在当时的意大利半岛,这支军队是能横扫一切的力量,因为绝大多数城邦的人口都没有22万人。
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罗马人硬着头皮迎战,即使自己实力远远不如,也必须抗击他们对亚平宁半岛的入侵,否则亚平宁半岛将会成为他们的殖民地,罗马也会在劫难逃。
在离塔林敦海湾沿岸不远的赫拉克里亚城附近,罗马军和皮洛斯率领的大军发生了第一次会战。由于双方实力相差太悬殊,罗马军被皮洛斯轻易地击溃了。之后皮洛斯领军乘胜追击,横扫意大利各城邦,几乎追到了罗马城。
罗马人面临灭国危机。他们不得不采用非常手段对付非常之事了。他们不仅紧急从伊达拉里亚调来增援军队,还征发不管有没有公民权的无产者以及一切青壮年人组成军队,全力保卫罗马城。一时间,罗马以及当时还与罗马站在同一阵线的城邦几乎全民武装了起来。
在罗马人准备拼命时,皮洛斯外强中干的本性流露出来了。他居然认为此时跟罗马人决战时机不好,下令军队撤退到阿普里亚,等到有利时机再发起攻击。这次撤退给了罗马人战胜伊庇鲁斯人的信心,罗马人不仅不再畏惧他们,而且骨子里还坚定了要彻底将他们赶出亚平宁半岛的决心。
公元前279年春,在阿普里亚的阿斯库伦城附近,罗马军再次与皮洛斯率领的军队会战。罗马军在重挫伊庇鲁斯军后战败,以至于在人们祝贺胜利时,伊庇鲁斯国王皮洛斯说:“如果我们同罗马人的战争再取得这样一次胜利,我们将要没有军队了。”因此,罗马人这一战虽败犹荣,士气高涨。
早在赫拉克里亚战役后,皮洛斯就曾派能言善辩的希腊人西尼阿斯作为使节到罗马城,提出建立和平、友谊和同盟的建议,并献上皮洛斯送给罗马元老院中有权势元老的大量礼品。礼品被谢绝,但皮洛斯的建议却在元老院进行了讨论。
由于皮洛斯的声誉和罗马的战败,元老院中有部分元老认为在对罗马比较有利的条件下可以和谈。但是,也有部分人认为,罗马军虽然战败,但已经严重挫伤了伊庇鲁斯军,只要坚持下去,罗马军是能够打败他们的。当时已经年迈失明的阿庇乌斯·克劳狄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他命令儿子带他到元老院,跟那些主张议和的元老们辩论。
阿庇乌斯·克劳狄义正词严地说,如果皮洛斯想要同罗马人订立和约,建立友谊,他必须先率领军队退出意大利,然后派遣使节来和谈。不然,只要他的军队留在意大利土地上一天,罗马人就不能同他进行和谈。意大利属于罗马人,决不允许任何人染指。
最终,阿庇乌斯·克劳狄热情洋溢的演说鼓舞了罗马人的士气,改变了元老们的想法,使得他们最终下决心拒绝皮洛斯提出的和谈建议。
阿斯库伦战役后,伊庇鲁斯国王不愿把战争延续下去,再次向罗马提出了新的谈判建议。这一次,罗马元老院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当时,罗马拒绝和谈与迦太基派来使节有关。西西里的一些希腊城市正要求皮洛斯到西西里去,帮助他们抵抗迦太基人。而迦太基人希望把皮洛斯困在意大利,从而阻挠他率军去西西里,因此派使者来到罗马,请求缔结反皮洛斯同盟,并表示支援罗马人对皮洛斯的战争。
罗马处于战败一方,不接受议和,让伊庇鲁斯国王皮洛斯觉得可笑,便采取了不搭理罗马人的办法,皮洛斯于公元前278年离开了意大利,领军到西西里去支援希腊城邦了。因为他认为,他们作为战胜方,跟战败的罗马议和,只不过是给他们面子,将意大利的战争做个了结而已,罗马人不答应,他们直接将军队撤走也没什么损失,到时想回到意大利,直接凭着强大的军队登陆就行了。
事实证明,伊庇鲁斯国王的想法错了。皮洛斯在西西里同迦太基人进行了三年战争,没有得到任何成果。同时期,罗马人在意大利却趁机壮大起来了——罗马已经占领了南意大利许多城市,又征服了投到皮洛斯方面去的卢卡尼亚人和萨姆尼特人。
公元前275年,皮洛斯得知他在意大利的同盟萨姆尼特人遭到罗马人围攻,又率军回到意大利,在萨姆尼乌姆境内抗击罗马人。而此时的罗马军无论是人数,还是战斗力,都大幅度提升了。罗马人在过去三四年里,已经做好了与皮洛斯决战的准备。
在萨姆尼乌姆的贝尼温敦城附近,皮洛斯率伊庇鲁斯军和罗马军展开了决战。罗马人将内心的仇恨和压抑一股脑儿发泄出来,个个抱着报仇雪恨的心理去与侵略者伊庇鲁斯人拼命。结果,伊庇鲁斯军被彻底击溃,罗马人赢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