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九章 国殇(第3/8页)

这当然是后世为了宣传需要而抓了个典型,实际上到底是三浦虎次郎还是四浦虎次郎这都不重要,关键是松岛号上的一个英勇的士兵被定远号打中了,只要让广大日本老百姓知道这事就行了。

话再说回当日战场,虽说向山慎吉对虎次郎说的那话纯属临终关怀,乃充满着善意的谎言,但实际上当时定远号的情况也确实不容乐观,丁汝昌早在开战前就已经被打得快瘫了,据说是为了让士兵们不消沉,还特地让人抬着出来坐甲板上观战以鼓舞士气,而那管带刘步蟾虽说是全须全尾嘛事儿没有,但却指挥得并不得当,可以说定远号从开打到现在,尽管也有过打人的时候,比如打死了著名水兵三浦虎次郎,但通常情况下还是挨打居多,之所以没被打沉,全靠天生那一副厚重装甲,说句夸海口的话,就算这船戳海上一动不动任那联合舰队轮番开炮,就凭他这防御实力,也没有一艘日本船能将其击沉。

其实同样遭遇的还有日方旗舰松岛,虽说是弄了一门看起来牛逼哄哄的大口径主炮,但实际上嘛用没有,毕竟炮大船小他受不了这后坐力,开一发就得震三震再退一退,所以只能挨打。

下午4点07分,因挨打过于频繁,以至于松岛船上火灾遍地,为了不让船被烧成灰或是烧得沉下去,伊东祐亨不得不挂起不管旗并下令一边救火一边撤退。

不管旗就是“我不管了你们自己随意行动吧”旗的简称,说白了其实也意味着松岛号放弃了指挥作战的旗舰功能。

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好事。

我们之前有说过,单纵阵较之横列阵,对指挥官的指挥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这个阵型指挥起来难度很高,而由于这种难度的存在,很可能直接导致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

现在不指挥了,难度也不存在了,兴许,就提高战斗力了。

更何况浪速啊吉野啊那几艘跑得快又能打的船,本身就是独狼,天性爱好单刷任务,现在伊东祐亨不管了,正好。

下午4点半,联合舰队再度变阵,本队诸舰,开始朝旗舰松岛靠拢,以便给予保护,而游击队则全线出击,自由地在浩瀚的大洋上尽情地撒丫子。

20分钟后,吉野移动到了经远号跟前,经过一阵猛烈的炮火轰击,仅用了四五十分钟,就把经远号给打得着火沉海,管带林永升也在炮战中被吉野一发爆头,当场阵亡。

经远虽然一度仍在海上挣扎,但毕竟伤势过重,最终还是非常残念地沉入了海底。

至此,北洋水师已经被打沉了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和广甲5艘军舰,等于是伤亡过半,剩下几艘还浮在海面的,其实也是伤痕累累,要想再打下去,着实困难,所以此时北洋实际上已经处在了一个且战且退的状态中了,另一方面,以吉野号为首的第一游击队则完全没有罢手的意思,北洋退一步他们逼一步,俨然一副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样子,但事实上日本人的损失也不小,更何况打了一天了也耗了不少煤,所以在下午5点过后,眼瞅着吉野号他们越追越远,伊东祐亨连忙让人打出旗语,要求游击队归队,同时也下令全体其他战友:准备收工。

下午5点半,联合舰队整队完毕,发出了停止战斗的信号,北洋水师那边也收拢了舰队,双方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此战结果,北洋沉船5艘(经远,致远,超勇,广甲,扬威),战死包括林永升、邓世昌等管带在内共700多人,挨炮弹700余发。

日本方面,船倒是一艘未沉,但松岛、比叡、赤城和西京丸四艘受了重创,必须拖回修理厂好好整修一番,此外,联合舰队的战死者为298名,其中包括了坂元八郎太舰长,受弹数为131发。

从攻速来算,貌似北洋的命中率还要来得高一点点。

就此,黄海海战画上了句号。

照例,得说点什么。

首先得掰扯掰扯关于此战的胜负,这也是历年来很多人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毕竟朝九晚五地打了一整天,至少谁赢谁输总得搞明白。

黄海海战,就事论事单从战场情况而言,个人认为应该是平局,虽然北洋沉了不少船,但并非战败,而联合舰队尽管一艘未沉,却也没有获胜,最好的证据就是在当天5点多,双方是各自撤军,没有哪一方说是要趁胜追击之类的,大家实际上都是打不下去了,打不动了,那就散了吧。

但是从整体战略的角度来看,却是日本获得了胜利。因为海战之后,北洋大臣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死守威海卫,不得再擅自出战,这一决定先不论对错,至少他把制海权给拱手让给了对方,让日本取得了这场清日之战的制海权,从此之后,大清要想再派兵去什么朝鲜,只得跨鸭绿江,走陆路。